2020-10-14・旺報-綜合報導

2020-10-14・旺報-綜合報導
福州數字峰會 線上線下逛起來

逾250家企業參加 騰訊、華為、螞蟻集團共襄盛舉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12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陸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科技發展,一年一度的數字峰會是展現科技實力的重要時刻,不但吸引海內外上百家企業參與,也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熱點,備受外界矚目。
峰會期間,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同步登場,有超過250家企業參加,騰訊、華為、螞蟻集團等齊聚一堂,集中亮相最新技術及最新產品,濃厚的現代科技感氛圍,體現此回展覽強調創新的精神。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12日於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主辦方提供)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12日於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主辦方提供)

 

數位創新 七大展區

第三屆展會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內容圍繞政府、社會、經濟、環保等各個層面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的科技成就。會場總面積5.6萬平方公尺,並規畫了7大主題展區:數位抗疫、數位福建、主賓省、數位政府、數位經濟、數位社會、特色主題,以及3個成果發布區。並且為了兼顧防疫和順應時勢,設立了「雲上展覽」平台,展現實體與虛擬空間同樣熱鬧的盛況。
在各主題展區方面,今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特別籌畫數位抗疫專區。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為避免人群接觸、群聚感染,大陸各省紛紛將科技導入醫療檢疫,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數位技術,進行防疫追蹤、遠端看診等醫療服務,展現利用數位阻絕疫情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也是福建投入數位科技領域,邁向20周年的里程碑,這些年來福建高度重視數位化進展,2019年福建的數位經濟規模高達3900億元人民幣,GDP占比超過百分之四十,增速居大陸第一,今年又再將提高至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啟動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175個基礎項目。因此數位福建展區以福建20周年建設為主線,聚焦電子商務和數位經濟兩大領域,突顯福建歷年數位建設的成績。再者峰會還發揮平台效應,邀來山東、海南、河南三省作為這次活動的主賓省,各自帶來了數位創新、便民的實效。
而大陸傾國之力發展數位,在數位政府展區一覽無遺,包括部門政務建設、地方政務建設等,科技均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經濟社會方面的展會內容展示資訊技術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兩部分,涉及雲計算、衛星通訊、區塊鏈、網路安全等重點領域,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數位化轉型,以及整合高科技發展而形成智慧園區、智慧環保等部分。
展會期間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精彩的論壇演講。(主辦方提供)
展會期間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精彩的論壇演講。(主辦方提供)

 

食衣住行 雲端發展

此外,在特色主題區內則可看見不同於一般的科技應用範圍,有數位政府服務生態、鯤鵬生態、PK生態、人工智慧生態等,多項數位科技於未來的研發趨勢。
定位為訊息化發展政策的發布平台、最新數位建設的展示平台、數位經濟的實踐與交流平台的第三屆數字峰會,除了成果展覽外,另有論壇、創新大賽、應用場景發布等環節,展期自12日開始,一連三天持續至10月14日。
民間企業在數字峰會也未缺席。中電科展示「數位政府」領域的尖端技術;華為公司展示「新基建」與「城市智慧生命體」兩大主題;中國電子展示國家級網路安全核心體系PK生態;百度公司展示小度助手智慧語音交互系統和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台,兩大人工智慧生態應用。
除了實體的展覽空間之外,今年因疫情限縮了人們的生活社交,但卻意外助長了雲端空間的成長,舉凡食衣住行樣樣皆可往線上找出一席發展之地。所以展會也搭上雲端看展熱潮,利用5G、雲、3D、大數據、互動直播等技術,首次線上搭建「雲上展覽」,設計3D創意展島,七大板塊同步上線,40家企業重點展示,還設立了線上溝通管道,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也能同步觀展,並且還設計了聯動線上線下的探索打卡之旅,進一步提升民眾觀展樂趣。

互動體驗 專家開講

而為了強化民眾在現場的觀展體驗,智慧出行、智慧園區、智慧環保等與生活相關的主要展區,集中展示了數位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助推城市綜合治理、變革和改善社會生產生活體驗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讓觀眾直觀感受數位科技為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並設置了海上航行模擬、無人駕駛、福州地鐵6號線模型等互動專案,實現應用場景和互動體驗的有機融合。
展覽之餘尚有多場精彩的論壇來呼應展會主題,邀請政府機構相關負責人、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透過主題演講、院士座談、專家講壇、高峰對話等多種形式,激盪出更多的啟發。而主要的論壇議題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數位經濟、數位絲路等數位領域,又增加區塊鏈與金融科技、智慧製造等,豐富論壇內容。
如今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深入了日常生活,帶來舒適與便捷,而這些科技的技術與產品便是此回數字峰會的展示關鍵,並且特別的是,2020年有別以往,在疫情的籠罩下,人們更見證了科技是如何為醫療分憂,因此也對數位科技於未來的發展有更多的想像與期待。(陳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