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旺報-專題報導

2020-11-16・旺報-專題報導
台商帶起普洱投資風 價格屢創新高

陸翻身主導市場 1920年茶餅要價上億台幣

2019年5月27日在香港拍賣會上,一筒七片、2236公克、1920年的「紫票福元昌號」普洱茶,以2632萬港幣(約1.05億台幣)拍出,創下普洱茶新高價。以每克茶葉11770元港幣、泡一壺茶需要7.5克茶葉計算,喝一壺「1920年紫票福元昌號」要花88000元港幣。

2018年秋季拍賣,同樣的拍賣公司「東京中央」,同樣的拍賣地點「香港」,差不多年份的百年「藍票宋聘號」連佣金1332萬港幣成交,已創下史上最貴「普洱茶王」的行情,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普洱茶王」的行情又翻了一倍。

曾乏人問津 被稱臭普茶

世界茶聯合會會長呂禮臻協助大陸恢復普洱茶的傳統製作工藝,同時帶動普洱茶的投資風氣。(記者宋秉忠攝)
世界茶聯合會會長呂禮臻協助大陸恢復普洱茶的傳統製作工藝,同時帶動普洱茶的投資風氣。
(記者宋秉忠攝)

但是沒人知道,1990年時,一筒七片、1950年代的「紅印」5萬元台幣在台灣還賣不掉;但到2千年時,紅印漲到一筒5萬元(人民幣,下同),現在則漲到一片80萬元;永康街茶行1克紅印要價1萬元台幣。
1970、80年代到香港賣台灣茶的世界茶聯合會會長呂禮臻親眼見到普洱茶市場的井噴。1990年前後,呂把普洱茶從香港帶進台灣賣,但客人即使試喝過宋聘號、同慶號,也沒感覺,最後要走了,總丟下一句:「梨山茶給我兩斤。」
那時候台灣人不喜歡普洱茶的陳味,私下都叫它「臭普茶」,只有韓國旅客會買,買回去再轉賣給僧人,因為晚上喝老普洱不會失眠。

台人懂行 收購香港老茶

大益茶廠發行的紀念台灣光復七十周年「雲起」紀念茶。 (記者林誌鈺攝)
大益茶廠發行的紀念台灣光復七十周年「雲起」紀念茶。
(記者林誌鈺攝)

即使在普洱茶的原產地,大陸人當時大都只喝生普洱散茶,更不知道普洱茶可以作投資標的。1994年,呂禮臻拜訪海茶廠廠長談到,香港人常喝陳年的老普洱,廠長還反問:「茶放那麼久,還能喝嗎?」可見當時大陸人對普洱茶的理解,與台港有很大的落差。
綜合台灣藏家看法,大陸開始把普洱茶當成投資標的,主要是受到台港,特別是台灣人的影響。因為台灣人能講普通話,往來大陸各地,接觸層面比香港人更廣、更深,當然影響力也更大。
加上1997年香港出現移民潮,很多香港收藏家紛紛拋售號級、印級的老普洱變現,而當時台灣有錢、與大陸的交流熱絡(懂行),因此趁機收了很多有增值空間的普洱老茶。

陸消費井噴 成投資標的

2017年大益茶廠首次推出的號級茶「軒轅號」,是普洱茶新茶中的搶手貨。 (記者林誌鈺攝)
2017年大益茶廠首次推出的號級茶「軒轅號」,是普洱茶新茶中的搶手貨。
(記者林誌鈺攝)

2003年SARS疫情結束後,大陸消費市場井噴,普洱茶也順勢而上,成為投資人炒作的標的。據某茶莊的張老闆回憶,當時好普洱都在台灣人手上,由於籌碼少又集中,大陸人出價高、周轉也快,一些上百萬、上千萬的茶就是在近20年中經過5到6次的買賣而創下天價。當然,當中也造就不少台灣的億萬富翁。
不過,自2000年起,台灣和大陸在普洱茶投資市場上的地位已經完全翻轉。據大益集團非常境界文創公司總經理田竹英表示,台灣收藏的普洱茶老茶(號級、印級)大都回流到大陸投資者手上,至於2015年起的新茶投資基本上也是由大陸主導。
大陸一些收藏主力動輒調動數億人民幣,把一些好的投資標的全部鎖住,藉此操作市場,台灣投資者只能跟著走。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