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澎湖馬糞海膽解禁第一天,也就是俗稱的海膽忌日,但因海域放流成效與保育都不佳,今年海膽數量更是少得可憐。不過澎湖縣政府在白坑社區發表養殖取代放流的解方,展示海膽已可完全養殖和量產外,也將養殖海膽入菜做成壽司料理,讓居民嚐鮮,看養殖和野生海膽差異性。
現場親嚐生吃養殖海膽的民眾說,一口咬下就是滑嫩甘甜,而且沒有感覺像在生食的那種腥味,好吃。
因數量銳減,澎湖馬糞海膽自即日起開放採捕至8月31日止,因此7月1日都被當成海膽忌日,開放不到2天,海底就全光了。而今年數量更時離奇的少,有些漁民甚至因為海中能看到就個位數,開放首日連出海都懶。以致於不止馬公漁市場、包括湖西龍門、白沙赤崁等漁港,都很少看到海膽被抓上岸的蹤影。
而澎湖縣政府濃橘局種苗繁殖場,在2015年縣長陳光復首度上任時,責成加速研發馬糞海膽種苗量產技術,歷經2017年掌握馬糞海膽育苗水質管理、餌料營養及病害防治,突破馬糞海膽繁殖技術,2018年度以後每年平均放流量達1萬顆以上。至2020年為穩定馬糞海膽種苗生產,嘗試將野外種膽所生產的首批人工種苗培育為種膽,再運用這批種膽於109年順利培育成人工種苗,已達成馬糞海膽完全養殖的任務。
澎縣府農漁局表示,去年度輔導6戶養殖業者進行馬糞海膽養殖試驗,現階段試驗結果證明馬糞海膽以海上小型箱網及陸上魚塭等方式養殖皆是可行的。現正與學術單位合作,共同研發一款適用於馬糞海膽殼徑6公分以下的成長飼料,以利馬糞海膽快速成長,降低養殖成本;並研發一款適用於馬糞海膽生殖腺肥育之飼料,提高市場競爭力。未來將朝向開放馬糞海膽人工繁養殖技術,以符合目前觀光產業需求及社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