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朱紹聖

陸新型儲能規模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 達3139萬千瓦

大陸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從重力、風電到鋰電池儲能等各種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自「十四五」規畫以來,新型儲能裝機更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93億元)。

大陸央視財經8日報導,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技術,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現在,各種新型儲能技術已經在各地進行應用。

在江蘇如東,大陸首個100MWh重力儲能項目正在建設中,再過1個多月,項目就將正式投入運行,大陸重力儲能也將實現「從0到1」的突破。如東重力儲能項目所在的如東縣被稱為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今年第1季,如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項目為電網輸送清潔電力46.11億千瓦時。

報導指,重力儲能是一種機械儲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產生的富餘電能提升重力塊進行「充電」,等到用電高峰時,再放下重力塊,用重力做功「放電」,從而為電網提供電力。

廣東佛山寶塘儲能站,是大陸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電網側獨立鋰電池儲能電站。儲能站裝機規模300兆瓦,占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裝機總量的1/5,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4.3億度清潔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

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滿足200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大陸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

今年,廣東儲能項目的備案數量同比增長超5倍;江蘇今年將有400萬千瓦新型儲能併入國家電網,以滿足電力保供及電網調節需求。「十四五」以來,大陸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

面對新型電力系統的挑戰和機遇,大陸還在探索更多的儲能手段。常州市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鹽穴儲能未來的產業化、商業化前景,還有賴於轉換效率的提高和建設成本的下降,科學家仍在探索之中。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