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1・中時-地方報導

2019-01-01・中時-地方報導
台澎海底電纜 只差最後一哩路

行政院計畫2025年打造澎湖成為低碳島,經過13年施工,目前僅剩「最後一哩路」雲林縣口湖鄉1.4公里的陸上電纜因民眾抗議無法施工,主要是擔心高壓電纜線產生的電磁波影響人體健康,相關單位除了須消除安全疑慮,同時還要提出回饋機制,才有可能解決輸配電卡關問題,否則綠能發電、南電北送恐怕都會因此「不來電」。

中央規畫能源轉型及友善再生能源併網,計畫2025年達到太陽能發電2000萬瓩、離岸風力發電300萬瓩、陸域風力120萬瓩,合計2420萬瓩裝置容量,台電正積極加強電網工程,將再生能源併網列為主要目標。

台澎海底電纜連接澎湖縣湖西鄉與雲林縣口湖鄉,全長67.9公里,目的是讓本島與澎湖形成1個大電網,目前海底迴路電纜工程已接近完工,但從口湖鄉上岸後到北港鎮併接電網的短短1.4公里,卻因雲林縣政府與口湖鄉公所都不願發給路證,導致無法挖路施工。

沒辦公聽會 難讓人信服令口湖鄉民不解的是,台電宣稱高壓電纜線經過口湖鄉市區道路,已經過環境影響評估,但台電僅在口湖鄉舉辦幾次施工說明會,而非公聽會,難讓人信服環境影響評估的公信力,以及是否曾評估高壓電纜線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

不僅是陸上高壓電纜線有問題,位於海邊的口湖鄉台子村民也擔憂海洋生態遭海底高壓電纜破壞,成立「台子村自救會」,自救會認為,海纜工程危害破壞海洋環境、影響船隻作業,極低頻電磁波更可能造成海洋生物死亡、漁業資源枯竭。

海底電纜施工過程也一度引發澎湖湖西鄉反對,質疑破壞海洋生態及外海珊瑚礁群,立委楊曜、鄉長吳政杰親率鄉親抗爭,經台電公布環評並積極與地方協商,達成共識編列5000萬元回饋金,湖西鄉公所及鄰近隘門村、林投村、尖山村、龍門村平分。 搞不定配套 居民吵翻天

詎料,海底電纜紛爭弭平,風車風力及太陽能發電設置卻釀生另一波澎湖鄉親反彈,多次激烈抗爭仍協調未果以致停擺,真正落實澎湖低碳島計畫遙遙無期,海底電纜不再是問題的癥結,澎湖鄉親的心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目前離岸風力開發主要集中於中部地區,太陽能則集中於中、南部,因北部人口密集,電力須由中南部往北送,若電纜線輸配電工程無法順利進行,不僅綠能發電的送電會卡關,連帶南電北送也會出現問題,形成「有電卻送不出去」困境,綠能發電政策恐怕會因此窒礙難行。
(張朝欣、陳可文/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