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配合濁水溪揚塵防治及改善方案,推出「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計畫,以減少濁水溪風砂的影響,結合高爾夫球場、自行車道等設施,完工後,將形成一處兼具生態環保、觀光休憩的新景點。
生態豐富 可供棲地復育
「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計畫主要是藉由增加生態溼地與雨水花園基地水覆蓋面積,以減少濁水溪風砂的影響,基地位置自西螺大橋下游至國道一號中沙大橋間的濁水溪左岸高灘地,面積達120公頃。
雲林縣水利處長許宏博1日表示,親水文化園區的區域擁有豐富遊憩資源,包含西螺大橋、延平老街、西螺福興宮等,且高灘地生態豐富,加上大面積田園地景,可藉由留設生態補償空間供生物棲息,增加棲地復育功能。
結合自行車道 遊憩方便
親水文化園區預計建構總長約3.5公里的環狀步道,以及親水空間面積約2公頃、生態溼地面積約1公頃、生態雨水花園約15公頃、高爾夫球場約15公頃,同時保留大面積綠地空間,以及新植防風緩衝林,藉此降低濁水溪風砂害及周邊聚落揚塵問題。
許宏博指出,這項計畫除了強調溼地生態保育及歷史故事傳唱的重要性,亦將環境解說融入觀光遊憩中,營造多功能的「濁水溪親水文化園區」,更將結合既有自行車道,打造遊憩路網的新亮點。
(中國時報/張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