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東門城迎曦門有近200年歷史,周邊環境歷經20年前、後兩次大改造,皆出自台灣建築獎最高殊榮的邱文傑建築師之手,市長林智堅特邀邱文傑帶路開箱東門城改造3亮點,讓民眾見證廣場使用彈性、3座古橋墩重見天日,及化身都市治水防災調節場所。
邱文傑20年前首次改造東門城,當時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及第2屆遠東建築獎傑出建築設計兩項大獎。20年後再次操刀東門城的大改造,更經手設計新竹市許多公共建設,包含新竹市立動物園再生計畫,獲得2020年台灣建築獎佳作肯定,1人拿下2獎。
邱文傑分享此次改造的3大亮點,第1是東門城廣場使用上更有彈性,大階梯作為觀眾席,可容納比以前多1倍的人數,古橋墩則作為表演場地與後台的分割,空間多了雨遮涼亭,夏天時可噴洒水霧降溫。
第2是讓廣場中央的3座古橋墩重見天日,據專業團隊考究,是分別來自清朝、民國與日據時代的遺跡,邱文傑強調,人們來到這裡可以透過觸碰遺跡感受歷史,是深入認識城市歷史的好地方。
最後是東門城化身都市治水防災調節場所,邱文傑說,東門城地下道連接到護城河處,特別將平台下降,讓民眾可以坐在砌石坡上親水,另外新增無障礙坡道,且考量都市防災滯洪,當急驟雨來時,東門城廣場可以做為小型滯洪池,減輕下水道系統的負擔。
(中國時報/邱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