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年籌畫,全台第1座由民間興建的地熱電廠「清水地熱發電廠」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預計在9月底可取得電業執照,開始商業運轉。
宜蘭清水地區因有豐沛地熱資源,宜蘭縣政府在2016年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電業設施類別」採「BOT+ROT」方式招商,並在隔年與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和結元能源開發公司合資成立的「宜元公司」完成簽約,投入地熱發電計畫。
宜元公司第一期投入約7.65億元資金,初期完成4.2MW(百萬瓦)發電裝置容量,每小時可生產3150度的電力,足可供應宜蘭縣三星鄉、大同鄉約1萬戶的家庭用電所需。
此外,清水地熱發電廠所使用的發電機組及相關設備是採用向以色列購買的最新設備與技術,能在中低溫循環下,擁有最高的熱能轉換效率,先從深1200至2100公尺的地熱井汲取180度熱水,透過熱交換過程完成發電之後,再將降溫後的地熱水回注至地下。
另外,氣冷式機組散熱系統則是利用空氣作為冷卻介質,不需要另外消耗大量的水源降溫,也讓地熱水能有更好回注效益,整個過程可說是無耗損、無汙染、無碳排,也是絕佳的綠能發電。
清水地熱發電廠預計在今年9月底開始商業運轉,並且可進一步發展成一個結合發電、休閒及教育的多功能場域,縣府另估算,從正式營運後,依照清水地熱發電廠每年的電力躉售收入,宜蘭縣政府可收取約200萬元營運權利金,總計20年營運期,共可收取4千萬權利金。
(中國時報/胡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