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中時-綜合報導

2018-10-17・中時-綜合報導
重現歷史現場 16億再造赤崁文化園區

重要國定古蹟赤崁樓位居舊府城歷史核心區,是見證台灣400年來歷史重要區域,赤崁文化園區改造工程16日動土,園區內富含府城與台灣近代政經發展歷史,接下來也將卸除圍牆,揭開該基地的時空切片,包括荷據普羅民遮城、清代台灣縣署等,重現赤崁「署」光。

2014年時任市長的賴清德核定5大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因牽涉到成功國小改建、地底下歷史遺構等因素,是最晚動土的文化園區,昨正式宣告邁入新里程碑。全案共分成3期,斥資16億元,預計2021年8月完工。

「赤崁文化園區」位於中西區民族路、赤崁街、成功路及赤崁東街圍繞的街廓範圍,基地包括國定古蹟赤崁樓古蹟保存區、中西區成功國小校區與操場用地,長久以來為府城舊城核心,鑑於2024年即將迎接台灣建城400年,市府期望透過園區整體再造,讓園區成為府城新亮點。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台南是台灣歷史核心區,赤崁樓周邊涉及許多歷史文化遺構,文資處前年於園區進行遺構調查,發現成功國小操場下方疑似存有台灣縣署遺構,現也正評估未來是否打開地底遺構供展覽,古蹟廣安宮及陳世興古宅也將一併修復,並串連周邊新美街、五條港等,重現歷史場域。

此外,考量古蹟周邊整體風貌呈現,市府也訂定保存區建築物高度不可超過「赤崁樓簷高」,成功國小北棟校舍將從4樓改為3樓,不影響天際線。工程執行期間,市府同步安排考古中心執行地下遺構監看作業與古蹟監測。

葉澤山說,赤崁樓為重要國定古蹟,自1653年以前身普羅民遮城座落現地迄今,見證平埔、荷治、明鄭、清朝、日據直到國民政府遷台的歷史變遷,園區內富含府城與台灣近代政經發展歷史,軸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出赤崁「署」光計畫,爭取前瞻計畫經費重現歷史現場,包括荷據普羅民遮城、清代臺灣縣署、文昌閣、海神廟及蓬壺書院,讓基地完整呈現歷史發展縮影。

(中國時報/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