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中時-綜合報導

2019-04-17・中時-綜合報導
後龍同光國小 優美人文意象

同光國小秉持「開創視野,成就未來」理念,精緻化辦學,開創體驗式課程,創造好的校園環境氛圍。(巫靜婷攝)
同光國小秉持「開創視野,成就未來」理念,精緻化辦學,開創體驗式課程,創造好的校園環境氛圍。(巫靜婷攝)

苗栗縣後龍鎮同光國小位於昔稱公司寮的龍港漁港旁,前身為「後龍公學校公司寮分校」,成立於1918年3月31日,由於學區重畫加上公司寮漁港沒落,人口嚴重外移,近年少子化趨勢,使學校從1955年全盛時期689名學生縮減至36名,小班小校成了校園特殊風景,呈現多元適性化的教育契機。

同光國小四周環繞植被土丘,加上校內植栽茂盛、綠意盎然,校內近百年的茄冬樹是每名校友與師生的共同回憶,學校緊鄰公司寮商港與曾繁華一時的「同興老街」,總長約150米的街道留存土角磚牆建築遺跡,具典故與歷史的優美人文意象。

近來一群在地青年結合年輕人返鄉深耕運動,以老街再造推動,蘊積強大的創造與創新能量,成為學校與社區連結的重要資源。(巫靜婷攝)
近來一群在地青年結合年輕人返鄉深耕運動,以老街再造推動,蘊積強大的創造與創新能量,成為學校與社區連結的重要資源。(巫靜婷攝)

校長張傳源指出,日治時期公司寮商港相當繁榮,日本人不僅將物資從日本運來台灣,當時大船入港也載運苗栗物資到南洋貿易,包含木材、樟腦油等,連帶學校旁的同興老街熱鬧起來,可說是繁華一時,後來二戰末年,日軍考量攻防戰略在1943年封港,商業貿易因此蕭條,日軍戰敗後退出台灣。

張傳源表示,公司寮港與同興老街息息相關,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帆船出入商港恢復了繁盛的貿易,不料1949年因政治因素,被迫中斷兩岸交通,頓時,商港人潮離去逐漸沒落。雖說十大建設時期,政府曾一度要將台中港設立於此,最後仍因淤沙難清作罷,「望港歸舟」的景象不復見。

同光國小緊鄰公司寮商港與曾繁華一時的「同興老街」,總長約150米的街道留存土角磚牆,富有人文氣息。(巫靜婷攝)
同光國小緊鄰公司寮商港與曾繁華一時的「同興老街」,總長約150米的街道留存土角磚牆,富有人文氣息。(巫靜婷攝)

既然位於同興老街旁,為何不命名為同興國小?張傳源訪問當地耆老,有了2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說,有人認為國民政府時期,在地民眾十分懷念同興老街繁華景象,就以「同興再創光輝」為理念替學校命名為「同光」。

另種說法指出,台灣光復後衛生條件不佳,傳染病四起,有1名老醫生在此開診所,每逢遇到付不起醫療費用的患者,他豪爽地大手一揮「不必付了」,救活許多窮苦人,他的仁心仁術讓當地民眾感念在心,就以診所名稱「同光」替學校命名。張傳源認為,兩種說法都值得考究,但第二種更具人情味,如同這純樸的小鎮。

(中國時報/巫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