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9・中時-專題報導

2018-06-29・中時-專題報導
政治黑手 操弄環保教育

政治黑手 操弄環保教育

沈錦豐(62歲,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
沈錦豐(62歲,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

我一直以來都致力於環境教育及保育等工作,最近深澳燃煤電廠及核四是否重啟,都搞得沸沸揚揚,我本身並沒有擁核或反核的立場,只希望這些都成為環境教育的議題,但如今太多的環保議題卻被政治力所干涉並操作,十分可惜!

雖然從前的政府就有政治力干涉環境議題的狀況,但反觀現在的政府似乎更為嚴重,以前常提出環保議題的團體至今卻都沒有聲音,立意良好的減塑政策也被泛政治化,大家都應該深思這對教育有何助益?

(文:張穎齊 圖:沈錦豐提供)

 

振興觀光 民眾才有錢賺

吳英華(44歲,洗衣店老闆)
吳英華(44歲,洗衣店老闆)

我的洗衣店不收散客,做的是民宿、旅館大宗床單生意,對旅遊業景氣感受最直接,這兩年來旅遊業真的是不好,從送洗的床單與被套數量就知道,有人說是政府外交與兩岸政策錯誤所致。

說真的,我只是社會最基層的老百姓,只想多賺點錢讓家人過好日子,不管政策如何、也不管哪一國人來,誰來其實都一樣,只要政府認真做好觀光,振興國內外旅遊或經濟,讓全世界各國觀光客願意到台灣來旅遊消費,民眾才會有錢賺,生活也才會好。

(圖文:吳岳修)

 

給原住民 更多參政空間

朱元章(61歲,村長)
朱元章(61歲,村長)

台灣的榮景不再現,這十幾年來國家一直未能進步,只因政黨之間的惡鬥,未能以國計民生、國民利益著想,政黨已輪替兩次了,但結果總讓人失望。

身為原住民,希望政府能多一點關注的眼神給原住民族,目前原住民立委僅6席,但全台原住民族經政府認證有16族,甚至還有部分族群還未能正名成功,應給一族一個立委席次,才能夠直接對談,給原住民更多的自治、參政空間。

(圖文:邱立雅)

 

 

施政像料理 講究色香味

楊馥瑜(38歲,大學研究助理)
楊馥瑜(38歲,大學研究助理)

台灣中小企業無法像大型企業擁有百人以上的研發團隊或開發資金,必須靠政府支援,政府腦袋落後於民間,亦或是做了民間也可以做的事,企業只能自立自強。長久以來政府推動政策都是上至下的命令式政策,所畫藍圖立意良善,但實際執行成效不彰,以致民間無感。

尤其政策多是點對點,缺乏線和面的整合,台灣供應鏈怎麼做得起來?但當政府需要績效時,下急就章要求企業跟進,例如「對大陸死路一條,就積極推南向」,企業也只能表面盡量配合。其實政策如同料理,廚藝好、要有賣相也要好吃,最好還能建議可搭配的酒水,「政黨顏色不是重點,希望執政者可以端出色香味俱全的料理。」

(圖文:王文吉)

殘障認定 不符百姓需求

邱榮裕(61歲,農民)
邱榮裕(61歲,農民)

台灣有很多法令新制產生都讓人看不懂,事實上,許多既有規範早該修正,卻不見藍綠政治人物重視,像單眼失明,另一眼正常,卻達不到殘障認定標準,沒辦法申請殘障手冊,但明明單眼全盲者,許多國家考試都不能參加,甚至連找工作都不容易,反觀有些肢體缺陷並不影響生活,就能拿到殘障手冊,這些認定標準都該重新被檢視、檢討,也是人民真正需要的,但不管藍還是綠,政治人物都沒有替百姓發聲。

(圖文:呂妍庭)

 

 

百姓覺悟 厭倦政黨惡鬥

劉定華(65歲,服務業)
劉定華(65歲,服務業)

社會上每一事件只要遇到藍綠,死的都可講成活的,錯的都可掰成對的;老百姓厭惡了政黨惡鬥,拒看、拒聽有色彩的政論節目,甚至連與色彩有關的組織活動都懶得參加,無色覺醒的力量與念頭逐漸揚起;但政黨政治就像鴉片,明知是毒藥,卻已上癮難戒,若要國家社會進步,唯有百姓徹底覺悟,否則無色覺醒恐淪為口號。

(圖文:劉宥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