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台大醫院有個「雙軌制到院前救護計畫」,醫師和消防隊聯手搶救猝死的傷患,與死神正面對決。幾年後,菁英消防隊員被訓練為高級救護員、公共場所廣設AED(傻瓜電擊器),救活無數命在旦夕的人,背後推動的靈魂人物是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
彈一手好鋼琴、有副好歌喉,馬惠明也練重訓,每天精神奕奕,思路敏捷、邏輯分明,說話快又風趣,常和醫護打成一片玩自拍,不太像傳統醫師,現年57歲的他是把心臟科、內科、急診醫療結合的前輩。
馬惠明是天才型醫師,從內科轉心臟科再轉急診醫學,他是台大醫院第一個專攻急診醫學的總醫師,也是第一位獲得教育部急診醫學公費留學的醫師,現在也是台大醫院急診醫學科教授。
馬惠明留學返台,發展到院前醫療、災難醫療、復甦醫學,那時台北市正在蓋捷運,經常有挖掘意外,他推動的到院前救護計畫,事故嚴重時台大醫師就出動急救,他形容「上班上到一半衝出去」。
馬惠明後來再推「EMTP」計畫(高級救護技術員)接棒,以一整年1380小時訓練消防隊員學習解剖、生理、藥理、心電圖、打針、給藥、插管,全台現有1400多名高級救護技術員,猝死的救活率從0慢慢爬升到10%。
AED在未修法以前並不普及,馬惠明再推公共場所裝設AED,花了4年籌備,包括開了一場國際研討會促成,近年全台已有1萬個公共場所放AED,追上澳洲的水準。
馬惠明5年前到雲林,開始推動遠距醫療,雲林分院成立遠距醫療中心,運用資通訊與5G科技做出「斗六雙星區域聯防」、傷口遠距照護、遠距學童心臟篩檢群助計畫、安心雲林e院聯防、高危險新生兒外接等成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台大雲林分院首創「居家隔離檢疫通訊診療」。
馬惠明說,已故台大校長傅斯年名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幾年來所做的就是如此:遇到挑戰,找辦法解決。他給年輕醫師的建議是「找到一件事把它做到好」,以他為例,喜歡定義一個世界,設計一個新的典範,再將典範轉移。
(中國時報/周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