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壯圍鄉後埤社區就如同許多沒落中的沿海村落,面臨嚴重人口外流、老化問題,所幸在社區成員,且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共同努力下,社區重新展現出新生命及活力氣息,更將先人留下來的傳統維生技藝「牽罟」,轉化為地方發展的文化特色,透過讓民眾、學生、遊客實際體驗等方式,藉以帶動地方經濟,雖然成效仍有待提升,但對社區居民而言,已重新找到生活重心,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談到後埤社區,就不能不提到「牽罟」。對後埤社區居民而言,「牽罟」是先人流傳下來的捕魚技藝,養育了他們幾個世代,也是凝聚整個庄頭向心力所在;鄰近海邊的後埤社區,早年多以海為生,「牽罟」是當地效益最大的一種捕魚方式,最興旺時,庄頭內就有3組「牽罟」,每當收網訊號一響起,家家戶戶無論大人、小孩,紛紛放下手邊工作湧向沙灘,眾人合力將漁網一步步往沙灘收攏,等整個作業完畢後,活蹦亂跳的大小魚兒等漁獲再由大家均分。
各盡所能 誰說長者無用
或許正是沿襲百年來這種群心群力的生活模式,讓後埤社區居民們如今於再造社區時,同樣發揮團結一心的精神,大夥兒各展所長、各盡所能,讓曾經死氣沈沈的後埤社區,已重新展現出一股活力與朝氣。
「老人養更老的人!」是如今後埤社區極其獨特,卻也格外打動人心的共識及氛圍,當初社區正逐步展開翻新時,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意興闌珊,覺得多此一舉,但看著綽號「阿德」的總幹事張永德四處奔走,並帶頭動手工作,愈來愈多人跟著投入,即使庄頭內絕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但「誰說年紀大了就沒用?」如今社區內許多成果,都是這些長者親自投入完成的。
生活實體化 推台語繪本
除非是真的年紀已大到行動都有問題,或是身體狀況不允許,否則從搬磚塊、鋪水泥、植栽、修剪花草,社區長者們各自將自己年輕時吃飯的絕活,轉投入社區營造各項工作,也因此當外地人來到後埤社區參觀時,這些長者也成了最佳的解說員,除了對自小生活到老的環境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更重要的是,眼前社區所呈現的面貌,都是他們親身投入、一點一滴打造出來的成果,背後故事更是讓他們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除了硬體設施,社區也安排、導入許多軟性活動及課程,請老師到社區內教大家如何使用手機軟體拍出可愛的照片,還有手工藝DIY、繪圖剪紙等,並且還能學以致用,之前社區曾出過1本台語故事繪本,內容就是社區居民們將當地地理環境、生活方式、傳說故事等,以剪紙、繪圖方式合力完成的心血結晶。
張永德說,政府在推動老人照護網,其實社區本身就是很好的據點,對社居居民來說,走幾百公尺就可以抵達,除了離家近,大家也都熟識,更方便彼此照顧,年輕人也就可以安心在外打拚賺錢養家,但更希望的還是能有效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讓家庭、事業兼顧,並帶動整體社區發展,一舉數得。
互相照顧 讓年輕人安心
社區再造有成的後埤社區,如今已成為許多社區參訪的對象,居民們也歡迎大家前往,安排一場「後埤社區小旅行」的遊程,除了社區導覽、簡報、聽一聽在地的文化故事、實際體驗海邊牽罟活動,品嘗社區的風味餐,絕對讓訪客滿載而歸。
(中國時報/胡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