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中時-綜合報導

2019-08-12・中時-綜合報導
七股偏鄉學童 讓舞台飄海味

台南藝術節邁入第8年,首度從春天出走到秋天舉辦,更轉型國際共創,邀國內外藝術家與在地團隊、學校,以台南土地養分創作;11月9、10日閉幕表演《聽海日記》,由俄羅斯導演帶領偏鄉七股龍山國小學生演出,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轉型後的台南藝術節汲取在地土壤,看見城市沒被注意到的角落。

「舞台會有水,有大量漁網,有七股無人島撿回的浮球當打擊樂器,還有裝蚵大水桶,音樂家會被船推著走…」七股潟湖結合日常可及的漁網、浮球、裝蚵水桶等材料,這是大家對七股熟悉意象,這回搬上《聽海日記》舞台,最驚豔的是,參與演出是一群在地偏鄉孩子。

龍山國小 全員演出

龍山國小全校僅約40名學生,幾乎全員加入,在烏茲別克音樂導演阿雍.金(Artyom Kim)引領下,一起發想文本,善用在地元素創作,國家兩廳院新點子樂展的音樂策畫團隊及台南民族管弦樂團也投身其中,將七股浪潮搬進文化中心演藝廳,在環繞8.1聲道細膩效果下,呈現台南濱海記憶,找回潟湖童年記憶。

國際共創 刮目相看

七股區龍山國小歷經逾半年培訓,感動、收穫滿滿;五年甲班吳宇庭寫下「這次的計畫不僅僅是肢體或音樂的訓練,也讓我們由內而發的蛻變!」、二年級羅英綺感性說「我們辛苦練習就是想在11月演出,讓舞台下觀眾喜歡我們的表演,對我們刮目相看,認識我們的地方-七股龍山,我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

葉澤山說,透過國際共創讓國內外藝術家與在地學子或居民一同完成作品,創作探索自己的城市。台南藝術節自2012年首辦以來,即從文化平權、藝術扎根的核心關懷出發,透過表演藝術,發現城市的不同相貌。

(中國時報/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