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六甲區菁埔里地名源於清初當地種植大量「木藍」,俗稱「菁仔」,也就是藍染原料植物小菁,但很多在地居民卻不知菁埔里有小菁,林鳳社區在耆老協助下,在野外找到大批小菁,並移植到社區閒置空地,希望能把小菁種回來,並開辦藍染課程,發展成社區特色產業。
位於台南六甲區菁埔埤旁的林鳳社區,志工是埤塘最佳看守員、環境守護者,經常舉辦生態旅遊,認識菁埔埤溼地植物,卻發現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小菁。
林鳳社區理事長蔡明賢說,社區進行農村再生計畫,推出多種與在地農產相關計畫,目前以火鶴花、台灣鯛、羅李亮果等農產製作多種加工品、文創商品;在推動社造過程中,總幹事羅金珠以其專長教導社區志工以藍染製作方巾、衣服、包包等手工藝品,蔡明賢靈機一動,為何不自己種小菁來製作染料。
社區長輩說,野外有許多小菁,只是大家認不得,社區志工於是開始採集小菁,製成藍染原料,也發動「把小菁種回來」活動,整理社區約2分地的閒置畸零空地,將小菁採回來插枝,現在已經欣欣向榮。
蔡明賢說,復育小菁後有2大發揚計畫,除了將小菁製成植物染原料包出售,或販售植物染手巾、錢包、衣服等手工藝品,為社區開源;再者,社區也可推出體驗課程,從採集小菁、染布、縫紉,增加社區體驗豐富度。
此外,林鳳社區近年承辦六甲落羽松季小旅行,頗受好評,小旅行內容也需要推陳出新。蔡明賢說,小旅行不只有吃喝玩樂,菁埔埤環境生態導覽也是推廣重點,希望小菁的復育與環保藍染體驗能增加六甲旅遊特色。
(中國時報/劉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