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中時-綜合報導

2022-04-06・中時-綜合報導
迎接建城400年 赤嵌樓時隔28年再修復

 國定古蹟赤嵌樓時隔28年再度啟動修復,預計2024年10月竣工,見證台南建城400年時刻。負責修復的建築師許正傑說,此次將去除牆基歷年修復塗上的4、5層水泥,回復原始的白灰面風貌,漆作則將以傳統桐油加上礦物性色粉,而非以往使用調和漆,重現古蹟色澤。

 赤嵌樓是台南重要古蹟之一,每年吸引7、80萬名觀光客,門票收入超過2000萬元,這2年受疫情及園區修復工程影響,遊客降到約40萬人次,台南市文化局期盼,整體工程完工後,赤嵌樓可望重現往日榮景。

 昨天動土儀式由市長黃偉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粘振裕等人敲錘動土,祈求修復工程平安順利。黃偉哲說,台南近年有許多新的文化景點,但赤嵌樓永遠不能被抹滅,期許在現代技術工法之下,修復後的赤嵌樓能保留原來風貌,且能維持保存更久。

 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赤嵌樓為荷蘭人1653年建造的「普羅民遮城」,清朝增設中式樓閣,日據初期曾作為陸軍醫院,1965年、1994年兩度修復,2016年0206大地震未傳嚴重損害,因長期使用及環境氣候危害,建物本體多處裂化損壞,去年獲文資局補助,總修復工程經費為6040萬元。

 許正傑表示,此次修復工程包含海神廟、文昌閣、蓬壺書院、臺基、荷蘭時期入口遺構及荷蘭時期稜堡遺構等,考量赤嵌樓為重要觀光景點,工程將分2期進行,第1階段先修復文昌閣,開放海神廟供遊客參觀,第2階段則開放文昌閣、修復海神廟。

 他說,以往修復未循傳統工法,有裂縫就用水泥塗上,此次將試圖回復牆基原本白灰面,此外,漆作將以傳統桐油加上礦物性色粉,以傳統工法重現古蹟色澤與色溫。

(中國時報/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