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國小近年落實「課程轉工程策略」,活化校本課程爭取競爭型計畫經費打造校園藍圖,日前又憑蝸牛故事牆獲教育部校園新風貌績優獎,不僅成功展現「蝸牛部落」,驚艷不少原民學校,還將藉此經費改建校門,讓大家一進牡丹鄉就能見到石門。
石門國小主任杜詩韻表示,學校長期發展民族本位課程,且不是只呈現在課堂上,校園四處都可見部落意象造景,以及轉換校本課程後、爭取到競爭型計畫經費打造的各項設施設備,這是教育融入生活的落實展現,而蝸牛故事牆就是如此。
她指出,石門國小的校門在巷子內,導致很多人很容易「路過學校」,而為讓校園讓更多人看見,一直有計畫改建校門,恰巧教育部新推的校園新風貌計畫,有一筆經費得以利用,因此全校老師又開始動腦筋極力爭取,最後決定展現石門特色。
她說,石門部落是遷徙部落,祖先來自高士、牡丹、獅子等處,各有各的特色,也因而導致石門無特色,但經全校師生田調並與族人商討後,決定以蝸牛代表石門,因為牠不僅曾撐起全部落的經濟,更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她說,早年大家生活不易,大多靠吃蝸牛果腹、賣蝸牛維生,所以石門部落一直有蝸牛部落之稱,但這與一般大眾對排灣族的印象相差甚遠,所以外界鮮少人知,因此也盼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這深山裡的故事。
(中國時報/謝佳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