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中時-綜合報導

2020-01-21・中時-綜合報導
AI新紀元 機器人無法複製親密感

人工智慧(AI)聽來遙遠,卻早已在現代人生活中無所不在,能與你對話的虛擬助理Siri、偵測人臉進而優化的美圖程式、自駕車的普及,都在在反映科技的快速發展。在紀錄片《AI新紀元》中,則呈現出機器人雖有高科技,但仍無法比擬真人。

導演湯米.帕拉塔表示,地球上的生命花了數十億年,才從單細胞進化成高等智慧;電腦卻只花了約60年,就從房間大小的計算機,演進成有身分的公民,「我們希望能用這支紀錄片,為所處時空製造一個時光膠囊,成為未來的轉折點。」

從小居住於美國NASA總部附近的湯米,生活圍繞著太空人與牛仔,幼時從電視見證人類登月,更從成長過程中的電影,如《星際大戰》、《銀翼殺手》、《魔鬼終結者》等,讓他對人工智慧產生濃厚興趣。

湯米藉由訪問多位專家學者,觀察人工智慧在現代多方面應用,也體現人工智慧越來越接近真實人類的一面。如無法承受朋友逝去的女人,以過往的聊天紀錄製造了擁有朋友人格的聊天機器人,透過聊天撫平傷痛。又或是無法與外界溝通、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自閉小男孩,從手機虛擬助理Siri,找到和世界共處之道。

創造出世界首位機械公民索菲亞的機器人專家大衛.漢森在片中則說,以人的形象打造機器人,會直接觸及人的本質,更可探究人類的意義,應試圖使機器人擁有人類的憐憫心、包容心。

片中,湯米探索人類創造AI極限,集結機器人專家,試圖建構能自主訪談、拍攝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並以機器人的訪問作為影片結尾。結果卻不如預期,AI機器人的問題無法有關連性,如審問般詢問著湯米對敵人的感受、身分為何,讓湯米大失所望,得出結論:「機器人無法與人一般,建立親密感與情感連結。」

(中國時報/王寶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