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中時-綜合報導

2018-11-14・中時-綜合報導
癡琴傳藝 浮雲遊子變一代宗師

林立正漂洋過海累積50年斲琴絕技 故宮指定古琴修復師

 

半世紀前,若不是因為愛情的力量,林立正至今可能還是個四海為家的天涯遊子。
毫無音律概念,卻一頭栽進古琴的世界,當初只是為了贏得美人芳心,但憑藉著蒐集琴譜中的點滴線索,用最原始的工具,創造出第一床因愛情而誕生的「結晶」,「那時候總認為古琴不過就是幾片木頭拼湊起來的玩意兒!」不過隨著林立正向師父孫毓芹買弦請益,才開始體會這項傳承了三千多年工藝的無窮魅力。

講求質感音色、共鳴傳律的古琴又名「七弦琴」或「絲桐」;主要是由杉、松,搭配梓木或梧桐所構成,決定一床古琴的好壞,關鍵在於對木料的獨到見解。當年,林立正籍著擔任船長跑遍大江南北之便,不論是漢唐五代的古廟桁楹,或是宋元明清的棺槨地宮,只要合乎「舉之輕、擊之鬆、折之脆、撫之滑、木理直」五要件,就算再難,都要想辦法運回台灣。在長達20年漂洋過海的日子裡,一把刨刀伴隨著老繭巧手,海上的斲琴歲月,終於打響了林立正在工藝上的成就。

半世紀前,林立正還是個四海為家的天涯遊子。為了保留那份對大海的記憶與熱情,林立正至今還保留了兩艘小漁船繫在工作室旁的碼頭上。(王爵暐攝)
半世紀前,林立正還是個四海為家的天涯遊子。為了保留那份對大海的記憶與熱情,林立正至今還保留了兩艘小漁船繫在工作室旁的碼頭上。(王爵暐攝)

「斲琴是個孤獨的工作!很寂寞!」與琴廝守超過50年,林立正製琴少、研究多;經過巧思,不但讓傳統形制的古琴千變萬化,多年製琴累積的經驗,以及對材料、漆工的深入瞭解,也讓林立正修琴的功力無人能及,就連故宮都曾破格,將元朝古琴『雪夜冰』請出院區讓林立正修復;只是少了音律協伴的林立正,縱使手藝再高,當年仍不免遭受外界「不懂彈琴就做不出好琴」的質疑,但還好畢業自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二子-林法,憑藉著精湛的古琴演奏專業鎮守作坊,為誕生前的每一床古琴辦正音色,與父親相輔相成,為林立正少了琴韻的斲琴生命譜上音符。

自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演奏專業畢業後,林立正(左)就徵召林法(右)回到工作室,接下古琴辨正音色的工作,如今,父子相輔相成合作無間,也彌補了林立正斲琴生涯紿終遺憾的一塊。(王爵暐攝)
自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古琴演奏專業畢業後,林立正(左)就徵召林法(右)回到工作室,接下古琴辨正音色的工作,如今,父子相輔相成合作無間,也彌補了林立正斲琴生涯紿終遺憾的一塊。(王爵暐攝)

民國85年開始,林立正自覺工藝程度已達穩練,便正式開班傳藝,30多年下來,學子將近百人,雖稱不上桃李滿天下,但希望古琴這門工藝在台灣傳承紮根的心願也終於開花結果。如今,一片簡單的作坊,幾個埋頭苦學的弟子,古木傳音在此展開了新生命。
斲琴一輩子,林立正曾因脊髓開刀,對生命絕望,也曾因祝融肆虐而一無所有,但50年擇善固執的堅持,終於讓林立正這個名字,畫上古琴一代宗師的等號。

(中國時報/王爵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