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3・中時-綜合報導

2018-06-03・中時-綜合報導
藍普頓示警 川普的無知終將傷害台灣

美國「知華派」第一人 剖析陸美台三角關係

際知名中國研究權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學院教授藍普頓(David Lampton)表示,美國和中國大陸關係已過了臨界點(Tipping point),美陸關係不致出現急劇突落,但雙邊關係持續滑落將是令人憂心的事。

藍普頓是美國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在中國外交學院《知華派評估報告》排名第一,他接受《中國時報》獨家專訪時,做了以上表述。他同時指出,在美陸關係中,台灣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量因素,美陸關係緊張時,美國和台灣就有人趁機想增加台灣有利地位。川普執政以來,台灣已成為越來越被「考慮」的議題,但這可能是危險的。以下為訪談記要。

問:您在2015年指出,美陸關係接近臨界點,美國精英階層越來越把中國大陸視為對美國主導權的威脅,大陸則認為美國阻止中國發展,現在美陸關係是否到了這個臨界點?我們離開懸崖還有多遠?

陸美關係 大國競爭新時代

答:我們已經過了那個臨界點。證據可從川普政府的3個文件看到:新國家安全戰略,把大陸明確定位為「競爭對手」;國防戰略報告,清楚點明大陸推動政策與美國國家利益和價值相抵觸,宣布我們進入大國競爭新時代;核態勢評估報告,基本上清楚表明,我們不僅在傳統武器上與大陸競逐,在核武的現代化亦如此。接著,我們看到了習近平在2017年10月十九大中宣布中國大陸的新時代,把大陸推到新時代舞台中心。綜合這些,我會說,臨界點已過,美陸進入大國競爭新時代。如此下去,兩國都必須付出大代價。

美陸關係正逐漸向下滑落,繼續朝負面進展,但不一定會出現像懸崖這樣的劇烈落差。不要忘了,美陸有共同的利益。例如在朝鮮半島上彼此為了不同的理由,仍可合作,在整體趨勢朝負方向,仍可有正面發展。但我認為比較危險的是雙邊關係持續滑落。

貿易磨擦 痛苦的還在後面

問:全球都在關注美陸貿易磨擦,但這是一場重新制定全球兩大國─美國與中國大陸經濟和權力關係的新規則,這並不只是一場貿易戰而已?

答:這是世界兩大強國對有關對科技力量的統治權之爭。讓美國覺得不舒坦的是大陸利用例如竊取智慧財產權,使大陸的科技領先,或像是阿里巴巴可到美國,谷歌不能到大陸,類似的問題。所以川普政府要的是大陸終止這樣的工業政策,但我不認為大陸會如此做。大陸或許會在邊緣上釋出一些妥協,但不會放棄中國的工業政策。我擔心,痛苦還在後面。

問:在這種情況下,您如何評估當前的美台關係?台灣可以從棋子變成棋手嗎?

聯美抗陸 非常危險的組合

答:美陸台三角關係間有一定的規律,當美陸關係緊張時,美國和台灣就有想人趁機想增加台灣的有利地位,以為對台灣好可藉此向北京施壓,或認為與美國接近,可增加台灣的安全,有更多軍售,在國際更有尊嚴,諸如此類。不論你是否喜歡,美陸關係愈壞,美台關係就增進,而這則讓大陸做出最糟的舉措。觀看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台灣已經成為越來越被「考慮」的議題。我認為這是令人擔憂的。現在大陸有一個領袖讓人信服中國強大了,美國是一個趨於沒落的強權,台灣島內自認中國人比例大幅下降往北京想要的反方向行進,加上2049年統一時間表,這是非常危險的組合。

問:習近平的外交政策以濃厚的民族主義為後盾,台灣執政者將如何面對?

答:中國大陸政經持續茁壯,台灣不大且接近大陸,在經濟上對大陸依存度高,觀看事實和歷史,台灣必須尋找一個與大陸並存的方法。若大陸使用強硬的手段,對統一有著嚴格的界定,他們將會占據一個敵對的社會。我會提醒大陸領袖,「你不需要統治2300多萬的敵對人民。」

兩岸統一 在大陸毫無爭議

問: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兩岸問題,看的出解決方法嗎?

答:我不知道。但40多年來出入中國大陸的經驗,我沒有遇到過一個大陸人士不認為中國共產黨具有與台灣統一的合法性。大陸人可能對統一的定義不同,鬆散或嚴格,但我覺得大陸人有點像德國人覺得有一天東西德總要統一的。大陸人爭論許多事,但迄今就我所知,他們對與兩岸統一是沒有爭議的。大陸愈來愈自信,力量日增,美國在地理位置上距離台灣遙,所以最終這個問題還是要由兩岸自己去解決,這是中國人的問題。我不認為川普總統是可信賴的,他可能會因無知鼓勵台灣做一些讓大陸對台祭出可怕回應的事。

(中國時報/江靜玲)

藍普頓(右一)與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左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左一) 在紐約合影。(江靜玲翻攝)
藍普頓(右一)與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左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左一) 在紐約合影。(江靜玲翻攝)
40年觀察經驗 事實中尋找真實

鄧小平天才3決策 領導大陸崛起

藍普頓根據自己40年的筆記,撰寫《從鄧小平到習近平》一書,深入淺出剖析中國大陸領導、軍政文化和社會近半世紀變化,擁有一手資料和觀察經驗。

今年適逢鄧小平改革開放40年,藍普頓以「天才」形容鄧小平3大決定─ 開放企業、接班人制度和與外界建立友誼,「我不認為在他之後,有任何(大陸領導)人做了那麼正確的策略性決定。」

大陸領導層交接制度化是鄧小平最重要的遺產之一。對於大陸修憲解除領導人任期限制,有人認為是是開倒車,但也有人認為這是面對大陸轉型這項艱鉅任務必要的調整,藍普頓指出,治理一個人口13、14億的國家不是件易事,任何領袖都會面臨困難。但鄧小平最值得肯定的事蹟之一是從強人統治,步向更集體的領導,創造透明法規,「我不會把解除領導人任期制稱為大陸真正的現代化。」

藍普頓說,他理解人們說,大陸經濟改革後有許多利益團體、很多貪汙,需要強大的領袖處理這個問題,但文化大革命後,毛澤東過世,大陸一片混亂,1976年的大陸以集體領導方式處理比現在更艱困的情況,「更開放透明的領導方式若可在50年前奏效,使大陸從一個當時人均比柬埔寨還低的國家,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經濟大國」,「如果開放透明的領導可導致這樣的結果,我不認為現在會比過去困難。」

藍普頓強調,從事實中尋找真實,大陸過去50年取得巨大進展,他看不出來為何在未來50年不能如此做。

藍普頓稱,鄧小平的政策並非完美的政策,但策略上是對的。鄧小平的3大決定,加上中國大陸人民辛勤工作、致力教育和努力儲蓄,讓大陸創下不僅西方恐怕連中國人自己都未想到的成長與成果,「我認為鄧小平是天才,但也必須歸功於中國大陸人民。」

(中國時報/江靜玲)

藍普頓教學不倦也好學不倦。經常紙筆不離手,接受採訪時,一個不小心,就會反被他採訪。(江靜玲攝)
藍普頓教學不倦也好學不倦。經常紙筆不離手,接受採訪時,一個不小心,就會反被他採訪。(江靜玲攝)
最擔心美國 歷屆政府從沒這麼混亂

我們生活的世界 已無法忽視大陸

「我涉入中國事務時還是個年輕小伙子」,藍普頓對大陸的了解,尤其是政治現象,包括兩岸關係背後的人文與社會因素,扎實深沉,談到當初選習中國研究,是因為相信處理中國大陸對美國的重要性。

藍普頓成長於冷戰時期發生在亞洲最大的兩個戰爭─韓戰和越戰,兩個都涉及美陸的戰爭時代;在美國國

內,這段期間則攻擊同情中國共產黨學者的麥卡錫主義興起,導致約10年到15年沒人願意選習中國研究,因為政治上太具爭議性。藍普頓決定反其道而行,「我是那個反對美國忽略亞洲的一代。」

1976年他首次到中國大陸,成為毛澤東過世後第一個前往中國大陸訪問的美國成員之一,他這一生也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一般印象中,藍普頓被視為是親中知華派學者,但他對中國大陸的褒貶是中肯的。他指出,大陸感覺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權利,加上歷史上積怨,這些將不會引領大陸走向一個靈活具彈性的中國;他憂心台灣的長期未來,質疑北京對逐漸移向一個大陸不歡迎方向的台灣,還有多少耐心。

藍普頓再三呼籲,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法忽視大陸要什麼的世界中。他相信,美陸關係日趨平等,已不可免。

然而,在這些前提下,藍普頓最擔心的其實是美國,「我很擔心目前的情況,我不是說我們美國歷屆政府從來沒有問題、麻煩或爭議,但在我的經驗和記憶中,從未像現在這個政府這麼混亂不一致過。」

這樣的憂心,回應了他當初還是個年輕小伙子時相信處理中國大陸對美國的重要性。他主張美陸必須要協商,示警台灣在美陸關係緊張時被「考慮」的危險,這些,都需要一個政策明確,行動一致的美國政府。充滿不確定的美國川普政府恰好沒有這些。

(中國時報/江靜玲)


  • 策畫:謝錦芳
  • 執筆、攝影:江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