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中時-專題報導

2018-01-24・中時-專題報導
陸美貿易戰後果 胡祖六憂可能兩敗俱傷

美貿易戰一觸即發,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警告,「川普的個性很不穩定,不可預測,陸美貿易戰爭的後果,可能兩敗俱傷。」

胡祖六曾任國際貨幣基金資深經濟學家、高盛集團合夥人及大中華區主席,在投資銀行界有豐富經驗。2010年離開高盛之後,創辦春華資本集團。以下是胡祖六上周訪台,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內容摘要。

消費勝儲蓄 不平衡主因

 問:中美爆發貿易戰的後果?

答:貿易戰一旦開打,一定是兩敗俱傷。以1930年代為例,當時美國政府大幅提高進口關稅,並限制進口品項,導致全球大蕭條。

川普認為,貿易赤字是美國經濟弱勢的表現,這是錯誤觀念,單看貿易雙邊不平衡,意義不大;現在是全球供應鏈的時代,中、日、韓、星、台都是一體的,應該看美國與東亞的貿易逆差,並沒有擴大,但美對中貿易逆差的確擴大了,這是因為三星、富士康等都在大陸設廠生產。美國整體貿易不平衡是因為儲蓄率太低,過度消費。

問:有哪些方法可以縮小貿易逆差?

答:理性的作法是增加美國出口機會,而非限制大陸對美國進口。美國應與大陸談判,打開美國產品進入大陸的通道,擴大美國產品的出口,也可增加美國的就業。反觀,川普要限制大陸進口品,這無助於擴大美國的就業,因為國際上成本比大陸低的國家很多,限制了大陸的進口,還有墨西哥、印度等。

問:陸美貿易紛擾多時,川普看不到自己的盲點?他的幕僚似乎很弱?

答:美國目前接近充分就業,是多年來最佳的狀態。川普的盲點就是他要提升美製造業,重視的卻是恢復美國煤礦業、勞力密集產業的就業機會,但製造業越進步,自動化比率越高,僱用的人相對減少,川普想魚與熊掌兼顧,那不可能。美國製造業其實有優勢,難道玩具、製鞋、紡織業還要回到美國嗎?

模仿到創新 陸大幅躍進

川普的幕僚分兩派,一派較理性、冷靜,如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柯恩、財長穆欽等人,他們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讓川普的殺傷力沒想像中那麼大;另一派如前首席策略長班農、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等人為鷹派,主張保護主義,他們的論點正好符合川普的需求。

問:川普上任以來,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巴黎氣候協定,使美國國際地位式微,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提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嗎?

答:目前評估203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今年正好是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這要歸功於鄧小平的英明與遠見,自1978年推動改革開放,當時經濟瀕臨崩潰,讓老百姓有經濟自由,逐步擺脫貧困,走向中產階級社會。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在經濟、貿易、金融與科技的發展,與美、日、歐等國家的差距縮小;在氣候保護、對非洲、拉丁美洲的援助,中國做得甚至超越美國,在國際上已是負責任的成熟國家。在科技方面,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生命科學等,中國與美國是領先其他國家的。中國已從模仿者變成創新者。

大陸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面臨兩大風險,一是沒有深化改革,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導致經濟徘徊不前;其次是地緣政治,中美之間能否記取歷史教訓,避免衝突與戰爭,也是一大風險。這項衝突,也可能是第三方引起。

問:川普推動30年來最大規模的稅改,對大陸的衝擊如何?

答:這項稅改對提升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有幫助,但對改善美國貧富差距沒有幫助。大陸目前企業稅所得稅率25%、加值營業稅率(VAT)高達17.5%,川普這項稅改使大陸企業相對處於劣勢。

問:十九大之後,影響大陸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答:十九大之後,大陸全面開放金融市場,這是非常有遠見的舉措,而且早就該做了。

搶攻陸市場 台灣應積極

十九大之後,影響中國較大的因素,首先是經濟結構、成長模式的調整,不只靠房地產、投資驅動,而是轉為中產階級消費與服務來驅動;其次是創新,高附加價值的製造與服務。這是兩個主要動力。中國大陸已是相對成熟經濟體,應更多靠效率、生產力來提升,不能只是看速度,這會造成扭曲、浪費,對環境帶來後遺症。

問:你對外資與台商的建議?

答:很多外商、台商把大陸視為低成本生產基地,現在改變了,大陸是全球重要市場。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台灣未來發展不可能只靠島內資源,應利用台灣優勢,例如科技與服務業的優勢,將產業鏈延伸,把大陸視為重要的市場,利用台灣的技術、品牌與服務來發展。

(中國時報/謝錦芳)

解決低薪困境 須靠新創產業

機器人、生命科學領域 台灣有潛力 

 

針對低薪困境,胡祖六說,很多國家面臨同樣的問題,產業經濟結構轉型緩慢、痛若調整過程中,沒有很多新工作機會出現,勞動市場都是傳統職場,就會出現這些問題;必須有高毛利、高生產力的企業出現,僱主才可能加薪、增聘人員。因此,政府和企業界要以新的眼光帶動21世紀的新產業。

「如果沒有半導體產業起來,那麼台灣經濟會怎樣?」胡祖六指出,半導體產業在上個世紀為台灣創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很多是高薪工作,因此台灣須要創造新的產業和機會。他認為,台灣在自動化、機器人產業,以及製藥、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潛力。

如果市場太小,就要和別人合作。胡祖六說,「以色列的市場小,即使有好的發明,不容易擴大規模,所以積極和美國或大陸合作。他提到,「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幾乎每周都會碰到以色列的創業家來尋求合作的機會,不論是資金或市場,但是,台灣好像沒有那麼積極。

目前大陸的創投市場規模僅次於美國,他指出,以色列、韓國的市場都非常開放,感覺上,台灣比較封閉,創投與私募基金不夠活躍。他建議,「台灣可以參照以色列、韓國的經驗,讓創投更加活躍一些。」

台灣每年吸引的外來直接投資(FDI)在全球排名幾乎墊底,國內企業投資亦低迷,對此,胡祖六表示,非經濟因素的確是一大因素,如果經濟前景不明朗,企業的投資就會裹足不前。

目前大陸是全球前五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台灣無法分享到大陸的投資資金,原因之一也是限制太多。

 

(中國時報/謝錦芳)

春華資本集團創辦人胡祖六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全球化是人類走向和平與繁榮的必經之路,他要做全球化的推手。(鄧博仁攝)
春華資本集團創辦人胡祖六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全球化是人類走向和平與繁榮的必經之路,他要做全球化的推手。(鄧博仁攝)
人生沒有挑戰太乏味

美國優先時代 更要推動全球化

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為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上大學,並選派到美國留學的菁英份子。由於了解世界,也了解中國,他期許自己成為中國大陸與世界的橋梁,並矢志成為全球化的推手。

現年55歲的胡祖六,風度翩翩,氣質非凡,看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1991至1996年間,他曾在國際貨幣基金擔任資深經濟學家,後來到瑞士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WEF)擔任首席經濟學家,與國際知名經濟學者薩克斯(Jeffrey Sachs)、波特(Michael Porter)共同製作《全球競爭力報告》,迄今廣泛受到各國政府重視。

他曾在高盛集團服務13年,完成許多大陸國企首次公開發行(IPO)重大案件,成果輝煌。2010年離開高盛,創辦春華資本集團,旗下管理資產逾10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年來,外界評價兩極。胡祖六反對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反移民政策,不過,他倒是贊同減稅、放鬆管制、加強基礎建設等。他認為,減稅案是川普上任以來最大政績,對美國中長期競爭力,有很大提升;諷刺的是,減稅案對改善美國貧富差距沒有幫助,當初那些中西部藍領白人把希望寄託在川普身上,顯然是看錯了。

由於在國際貨幣基金、世界經濟論壇與高盛任職的經驗,胡祖六深信全球化是人類走向和平、繁榮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圖強、繁榮的必經之路。這些年來一直在協助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合作,或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他期許自己成為全球化的推動者。

縱橫投資銀行界20年,胡祖六認為,中國早年曾經是兵荒馬亂的時代,他很幸運自己欣逢盛世,希望把專長貢獻給社會與國家,做出影響力。

胡祖六說,「人生如果缺乏挑戰,那太乏味;儘管改變世界很難,但要知難而上。」川普上任以來,推出許多反全球化的政策,因此,繼續推動全球化,在川普時代更加重要。

儘管投資銀行的工作壓力不小,胡祖六希望內心能保持寧靜、淡定,這樣才能持久。

(中國時報/謝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