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陷入低成長,產業轉型升級不如預期,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仲明指出,「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是跨領域共創的時代,工研院正透過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串連國內外產官學界,共煮一鍋創新石頭湯,加速產業的轉型升級。」
石頭湯典故源自法國,有三個士兵返鄉途中來到一個村莊,他們餓壞了,村民卻很冷漠,於是邀請村民一起來煮石頭湯,大家紛紛拿出自家食物,終於煮出豐盛的石頭湯。這個故事強調合作與分享的重要。
工研院成立迄今45年,一路見證台灣經濟的起飛與成長,早年包括聯電、台積電都源自工研院。從積體電路、機械、化工到人工智慧,工研院擔負起產業研發創新的重責大任。因應AI時代來臨,劉仲明指出,台灣在無人駕駛方面有相當的利基,工研院研發全台首輛無人車年底前將在院區上路測試。
單打獨鬥時代 已經過去
劉仲明表示,「產業轉型升級非一蹴可幾,有賴跨界、跨領域合作,工研院推出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Open Innovation System Platform, OISP)歡迎企業、大專院校、智庫等各界參與。」以下是劉仲明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內容摘要。
問:工研院成立創新園區,請談談願景與規畫?
答:希望打造一個沒有圍牆的創新園區,融合市民、學生、科技人才共創的開放社群,把園區與城市結合,歐洲的芬蘭、荷蘭都有相當進步的作法。創新園區所在位置,就是70年代工研院發展的源頭,也是台灣當時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中心,與附近的清大、交大、科學園區,形成台灣的科技聚落,透過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OISP),進一步形成跨領域的創新生態系。
問:AI的時代來臨,請您預測一下,未來10年AI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如何與AI共處?
答:舉例來說,目前數位相機很聰明,未來AI相機具有辨識功能,好比拍攝嬰兒或小狗,AI會選擇不同程式,以獲得最佳效果。對民眾來說,AI越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便利,未來每周工作時間可能縮短,休假時間增加,歐洲有些國家現在就做到了。
全台首輛無人車 年底測試
問:以無人駕駛為例,深圳無人駕駛小巴去年12月首發試營運,工研院無人駕駛研發進度如何?
答:無人駕駛是一個趨勢,台灣在汽車電子零組件方面有相當優勢,我們與NVIDIA合作開發三網合一無人駕駛系統,年底以前可以在院區上路測試。
問:工研院去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9個獎項,關鍵為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工研院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過去在材料化工所擔任所長時,率先推出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OISP),與企業界做最佳的連結,業績大幅成長;後來,機械所也導入這個開放式平台,成效相當好。因此,我擔任院長之後,推廣到全院各單位以及企業界。
開放式系統平台是讓研發團隊跳脫單一技術思維,有效率地與其他專業領域深入相連,發展出系統化解決方案,這就是工研院推動開放式創新平台的目標。
繁殖珊瑚 研究接地氣
這個平台有效的與工研院內部、產業、學校及國際做連結,同時引入外界的能量,發揮加乘的效果,促成跨領域共同創新,也成為經濟部推動「法人革新」的基礎。藉此平台連結16個產業科技研發法人的技術能量,從工研院外溢至各個研發型法人,再進一步擴散至產業。
問:工研院有那些較貼近民眾生活的技轉協助?
答:有許多「接地氣」貼近民眾生活的研究成果,如人工珊瑚養殖技術。珊瑚的萃取物可製作美妝保養品,相關藥妝產品值每年高達新台幣30億元以上,但採捕野生珊瑚會破壞生態環境,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犧牲替代品。工研院團隊經過7個多月的研發建置與培育過程,目前已找出成功繁殖珊瑚的生長環境條件,能順利在室內進行人工繁殖,不會在採集過程中破壞生態,且更有機會能達到大量生產。
(中國時報/楊宗灝、邱立雅、謝錦芳)
十年磨一劍 工研院扮領頭羊
劉仲明自1984年進入工研院,從研究員、所長到院長,34年來參與工研院關鍵轉型與改革。劉仲明說,台灣規模小,唯有做到跨域共創,才能與對岸規模龐大的企業競爭,開放、創新是必須走的路。
多年來推動科研專利的過程中,劉仲明形容,很多構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精進,而有了不同結果,所謂十年磨一劍。
工研院去年在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Awards)勇奪9項大獎,成績創下歷年之最。最新科研成果中,舉凡續航力多2倍、壽命可延長10年的電動車鋰電池,兼具環保與循環經濟商機的「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結合VR虛擬實境與手臂肌肉訊號的技術等,都是高科技與生活結合的最好例證。
劉仲明說,創新創造價值服務技轉有所謂的B、C、D概念,B是台灣已有的技術,C是世界已有的技術,而D是全世界都還沒有的技術,工研院所要做的就是擔任D領域的領頭羊。
他認為,前瞻科技接地氣,對台灣來說是重要的,創新前瞻的成果加上國際企業的理念,才能有效結合客戶、市場端。舉例來說,工研院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可以分離出工業汙水中的重金屬成份,未來還可以利用在受汙染土地的重金屬清除,但設備端需要廠商配合,才能建構技研與市場平台。
劉仲明平時總是神采奕奕,身體十分硬朗,原來他工作之餘,喜歡打太極拳、打坐,一周至少打坐三次,這樣的習慣維持了20年。他以電池來比喻人的健康狀態,「太極、氣功或打坐,可以讓身體維持較長時間的優化狀態,減緩衰退的速度。」
面對兩岸科技競合,劉仲明認為台灣要有明確目標與方向,工研院把理念當成拼圖,一塊塊的拼湊,加速台灣的轉型與升級,一定會成功。
(中國時報/楊宗灝)
電動車關鍵技術
為電池包膜 延長壽命達10年
行政院宣布2040年全面推廣電動車,而電動車發展關鍵因素在於電池。工研院獨創「奈米級SEI保護膜」技術,可增加鋰電池壽命達10年,續航力更是一般鋰電池的兩倍。這項關鍵技術已取得專利,且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將使台灣的電動車產業大躍進。
手機用的鋰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續航力會逐漸縮短,壽命至多也只有2至3年。為解決這個問題,工研院以化學法直接在電極材料表面,披覆穩定性優異的「奈米級SEI膜」,如此可有效減低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受到有機溶劑的破壞程度。工研院材化所鋰電池可靠度設計研究室研究主任吳弘俊妙喻:「這就像是在人臉抹上一層保養液與防曬霜一樣,對電池提供一層保護,用以延長電池循環壽命,增強其續航力。」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組長潘金平回憶,最初研究團隊開發出STOBA技術,可在電池溫度異常升高時,自動形成薄膜阻隔鋰離子與電子的流動,穩定電池,避免爆炸;接著,團隊再創「奈米級SEI保護膜」技術,使鋰電池循環充電次數提升高達4000次,以每天充放電一次來計算,電池壽命可以超過10年。研究團隊進一步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極活物材料組合,大幅提升電動車鋰電池的續航力。研究團隊將「奈米級SEI保護膜」,應用於某知名電動汽車品牌搭載的鋰電池中,發現包覆此薄膜的電池,充飽電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0到600公里。
電池是電動車成本最高的關鍵組件,包覆「奈米級SEI保護膜」的鋰電池,可大幅提升電池壽命,一舉解決電動車因電池壽命太短,頻換電池拉高成本的問題。另外,續航力增加也可大幅提高電動車的可用性,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從燃油車改用電動車的意願。
(中國時報/邱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