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7・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27・旺報-綜合報導
成功探月後 陸2020奔向火星

嫦娥四號工程師:難度大 體現首創精神

繼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探月之後,大陸航天工程師已迎接火星新挑戰,計畫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一次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表示,這體現出大陸在空間技術發展中的「首創精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火星任務挑戰難度非常大。

孫澤洲33歲就擔任了嫦娥一號探測器的副總設計師,是大陸航天界當時最年輕的副總師,他認為自己趕上了大陸高速發展的好時機。近十幾年來大陸航天的迅猛發展,為年輕人創造了很好的舞台。「我們是幸運的,個人的成長期和航天事業高速發展階段是同步的,有更多的機會和壓力促使我們成長。」

大陸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2016年發布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圖。(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2016年發布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圖。(新華社資料照片)

研製探測器 完成繞落巡

新華社24日報導,上世紀90年代大陸開始論證嫦娥一號時,僅有支持近地衛星的測控網,如何實現地月之間38萬公里的測控還是個難題。當時,學習測控通訊專業的孫澤洲參與探月團隊。他表示,「1996年第一次聽老專家講月球探測時,我感到月球還是個很遙遠的目標。」

如今,孫澤洲遙望天幕上紅色的火星笑道:「我現在覺得4億公里很頭疼。」他的團隊正承擔火星探測器的研製任務。大陸計畫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一次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這樣形式的探測還沒有哪個國家實現過,難度非常大。

全球登火星 成功率一半

火星探測對大陸航天工程師來說是全新的挑戰,他們要解決地球與火星之間遠距離測控通信,以及如何登陸火星等問題。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上已實施的40多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率約為一半。

報導指出,最讓孫澤洲擔憂的是火星的大氣,「當年我們研究如何登陸月球時,覺得月球如果有點大氣該多好啊,我們要完全靠探測器攜帶推進劑,一共不到4噸的發射重量,三分之二帶的都是推進劑。可是當我們開始研製火星探測器時,發現有大氣也很麻煩,雖然不用帶那麼多推進劑了,但是火星大氣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問題,要比沒有大氣複雜得多,有些事靠運氣。 」

正如孫澤洲所說,研製火星探測器中遇到的難題「很麻煩」,但他和團隊迎接挑戰,「正因為有壓力,才能帶來技術的進步。等我們的探測器登陸火星後,我們就又成長了。」

(旺報/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