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就是敢言」主辦的「敢言亞洲論壇」21日在台北、香港、新加坡三地視訊連線,探討「疫情後的亞洲經濟復甦之路」,三位講者各自分享所在地經濟現況並提出建言;與會專家都認為,在疫後經濟復甦之路上,大陸將會扮演關鍵性作用。
中時新聞網社長賴岳謙表示,大陸經濟恢復正成長意義重大,國際貨幣基金(IMF)原本估計全年增長1.2%,現在調升到1.9%,突顯大陸對於全球經濟貢獻度提升,特別是對亞洲經濟復甦扮演關鍵性角色。
台衝擊小 受益於大陸
賴岳謙指出,台灣經濟在亞洲四小龍之中受疫情衝擊最輕,香港、新加坡因觀光服務產業影響大,是重災區;而台灣的貨物輸出,大陸占到45%,可見兩岸經貿關係有多密切,特別是在兩岸政治、軍事、安全處於緊張狀態之下,可見大陸是區別對待台灣的經貿與政治。
他指出,台灣因政治障礙太多,沒有充分利用大陸經濟的優勢,要知道大陸及美國是全球最大外資投資國,台灣完全摒除大陸資金,像淘寶、愛奇藝被迫撤台,這本身違反經濟規律,不利於疫情後的台灣經濟復甦。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表示,香港經濟動力的恢復,重要一環在於與大陸重新通關的時間,首先要解決防疫問題,將每日新增個案清零,才能處理經濟問題;如果香港一直拖下去,日後將很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星港疫後 拚轉危為機
香港要如何轉危為機?雷鼎鳴認為,可以從疫情中發掘新的經濟火車頭,比如把醫療服務變成一個產業;持續吸納國際人才,尤其是海外華裔人才;利用高科技加速推動商業結構轉型。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中國經貿委員會主席李雪民指出,疫情下,大陸是最快復甦且唯一避開經濟衰退的國家,新加坡需要利用大陸的增長勢頭。
至於新加坡的復甦之路,李雪民認為,一是在亂局中開創新局,把大數據產業變成新加坡重點產業,爭取成為亞太數據中心;第二,充分利用大陸經濟雙循環政策帶來的機會,比如吸引大陸企業從美國等地轉至新加坡上市,或吸引準備走出去的大陸企業到新加坡上市,大陸企業可以把新加坡當成對外開放的視窗。(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