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指標性台廠子公司火速通過登陸IPO申請、台灣高層次人才遭陸方祭出平均2.5倍月薪挖腳,大陸惠台磁吸效應正全面發酵。工商界代表坦言,資金和人才往高處流動為國際化趨勢,難以避免,建議政府盡速改善兩岸關係、檢討能源政策、爭取加入CPTPP,和完善勞基法和公司法修法配套,以改善台灣投資環境等四建議,確保經濟穩定成長。
工商協進會14日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邀經濟部部長沈榮津以「產業創新轉型與永續發展」為題發表演講。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致詞時表示,今年來國際局勢快速變化,政府應即時因應,維持台灣競爭力。
根留台灣 靠政府設法
面對大陸惠台31項措施的磁吸效應,林伯豐直言,資金、企業和人才一定是往高薪、獲利佳、上市本益比高的地方流動,尤其是人才會選擇更有發展性、創新創業空間大的地方,在此之下,台灣要如何把高端人才、產業根留台灣,達到永續發展,這是目前最重要、迫切的問題,「政府應該要來設法」。
林伯豐也當面向沈榮津提出幾點建議,首先在能源政策,工商界希望核二廠2號機重啟在獲行政院同意後,能盡速提交立法院並獲得通過。
林伯豐還說,大陸惠台政策中,有12項是給予台商和陸企同等待遇,為台商所樂見,不過「台商願意根留台灣」,期盼政府能正視兩岸關係現狀、化解對立、檢討不合時宜的法規,才能協助與國際接軌。同時,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
對於近期的公司法、勞基法修法,林伯豐指出,希望立院可以刪除公司法第27條,對法人董事的限制;勞基法新制上路後,盼勞檢回歸正常化,並對七休一取消一般員工海外出差不適用的規定,進行檢討。
政府期許 讓企業有感
沈榮津回應,大陸提出惠台政策後,各界對政府反映有所期待,目前行政院已對解決五缺提出中長期的方案,但緊接著重點是要讓「企業有感」,這是政府要自我期許、努力的方向。
也有工商界代表建議,政府在強化招商中心功能、吸引人才時,應把執行位階拉高,以利資源進一步強化;此外在六都成立後,部分工業用地因都市和非都市定義不明確,影響啟用,政府應持續改善政策層面,解決五缺。
(旺報/陳政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