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0・旺報-綜合報導

2021-03-20・旺報-綜合報導
程序錙銖必較 翻譯細節藏玄機

中方嚴重超時 美方多講一輪

 

美中2+2戰略對話18日登場,除了議題上的針鋒相對,在議事程序上,雙方也錙銖必較,就怕被對方占便宜。中方發言嚴重超時,美方則想藉多講一輪扳回一程,最終雙方互控對方違反外交禮節;在翻譯過程,中方的楊潔篪是翻譯出身,一度糾正中方翻譯,美方沒有安排同聲傳譯,而是靠精通中文的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頻頻傳遞紙條,讓布林肯能即時知道中方發言內容。

這場全球矚目的對話,原本雙方講定4人各講約2分鐘的話做為開場,就請媒體離席,進入閉門會談。

中方20分鐘發言大超時

美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安顧問蘇利文,不包含翻譯時間,各講了約2分半;輪到中方的楊潔篪,一開口就講了16分鐘,接下來發言的王毅開場就說,「楊主任剛剛講得比較長,我會講得比較短一點」,共講了約4分鐘。也就是美方講5分鐘,中方講了20分鐘。

看到中方發言時間過長,在王毅發言完後,布林肯特別招手要記者先別離開,聽他補充完再走。隨後布林肯與蘇利文各發表一段話,時間各在2分到2分半,內容都強調美國的制度優勢,暗批中國的不民主、不透明,在兩人講完話後,就讓記者離席。

會談前夕制裁非待客之道

事後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指責中方違反了事先約定的2分鐘時間,「刻意譁眾取寵,公開進行做作的且比實質內容誇大的演出」;中方則批評美國違反外交禮節,暗搞小動作。美方批中國超時,中方則批美方多講了一輪就趕記者走,各執一詞。

楊潔篪和王毅的發言,處處帶有火藥味,楊潔篪說,「因為兩位的開場白與眾不同,所以我的開場白恐怕跟一般的開場白也稍稍不同」,強調美國的聲音不能代表國際輿論,「我們希望美國在講什麼普世價值、國際輿論的時候,想想自己心裡是不是踏實」;王毅也批評,美國在會談前一天對中國官員發起新的制裁,「我認為這不是正常待客之道」。

有分析認為,雙方在公開環節劍拔弩張,除了立場分歧外,一部分也是在「大內宣」,需對內交代,不能示軟。譬如大陸媒體昨在報導上,隻字未提美方說法,而是強力放送楊潔篪在第二輪談話中說的「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等戰狼式發言。

楊潔篪翻譯出身頻糾正

此外,雙方翻譯過程也值得玩味。昨在楊潔篪發表完16分鐘長篇致詞後,本來要讓王毅接著發言,但口譯員和王毅同時詢問,是否需要先翻譯?楊說「還要翻嗎?翻吧你,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這是給口譯員的考試),就連坐在對面的布林肯也接話,稱「我們可以給雙方翻譯來場比賽」。

楊潔篪是翻譯出身,1984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訪問大陸時,楊曾任鄧小平的翻譯,他在擔任外長時,尤其愛給下屬挑錯字;昨天當翻譯到楊提到美國的一份民調時,楊潔篪還打斷,提醒口譯員必須把「『美國的』民調」翻譯出來。

羅森柏格即時遞紙條

在美國那方,並未安排戴著耳機的同聲傳播口譯,須等中方官員講一大段落後才能聽到翻譯,精通中文的羅森柏格就扮演關鍵角色,頻頻傳遞紙條,讓布林肯能更快知道中方的態度。

 

(中國時報/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