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中正為「產能過剩」議題交鋒之際,美國財長葉倫表示,拜登政府正留所有選項,其中包括制裁中國銀行、提升關稅,以應對來自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威脅。與此同時,中國26日通過《關稅法》,該法則被形容成北京反制美歐貿易戰的「核彈」。
路透報導,葉倫直言,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一個威脅。雖然中國已經承認在電動車等方面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但北京仍須拿出行動解決問題。他稱在近日的國際貨幣基金與世銀的春季會議期間,已向中方官員深入討論了該問題。
在談及是否可能採取徵收新關稅等行動來因應大量中國出口產品時,葉倫強調,「她不會排除任何可能的方案」。
中國生產過剩的問題已明確威脅到美國、歐洲、日本、墨西哥和印度等國製造商的生存,北京必須體認到這一問題,並付諸行動加以解決,但葉倫也坦言,上述情況顯然不可能在「一天或一周內」得到解決,為避免美國製造業全面崩潰,美方不會排除祭出任何應對舉措。
報導稱,拜登上周甫表明,擬對中國鋼鋁產品徵收的「301條款」關稅,提高兩倍至25%。而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汽車徵收的關稅約為27.5%。
至於在制裁(中國銀行)方面,葉倫並未多談,只補充這一政策選項是「準備在必要時使用的」。「我們與中方就此進行了深入討論。我認為他們明白我們的立場,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
與此同時,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26日表決通過《關稅法》,將自12月1日起施行。路透稱,《關稅法》的通過,是中國向歐美釋放訊號,如果他們對中國的出口商品徵收關稅,中國將有能力進行反擊。
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高樹超(Henry Gao)就直言,「這就像是核武器:擁有它的目的不是使用它,而是威懾他人不對你使用同樣的武器。」中國通過新的《關稅法》試圖表達的一個觀點即,「如果你要對我們施加關稅,我們也可以做同樣的事。」
而美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期間也提及「不公平貿易」議題。但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主任達巍則呼籲,隨著美國大選臨近,上半年這段時間是中美一個穩定機遇期,美方需要抓住這六、七個月的時間來穩定兩國關係。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聰悅認為,透過中美學人往來交流,有助於在中美關係邁向後危機時代的過程中,避免戰略誤判。(旺報/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