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商務部8日出招反制,宣布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11日起徵收相應保證金,並稱正在研究提高進口大排氣量燃油車關稅等措施。而隨著中歐進入「邊打邊談」階段,專家分析,中國恐對贊成加稅的歐盟國家採取反制措施。
據中國商務部公告稱,根據中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和有關調查結果,商務部初步認定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存在傾銷,國內相關白蘭地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威脅,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決定採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公告指,自11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公告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其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徵,比率30.6%至39.0%不等。
在宣布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後,中國商務部8日發聲明稱,目前中方正在依法對自歐盟進口的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乳製品等開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同時,中方正在研究提高進口大排氣量燃油車關稅等措施」,並重申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產業和企業正當權益。
美媒觀察,上述產品的選擇將對歐洲不同地區產生影響。豬肉可能是最容易受到中國反制影響的歐盟產業之一,影響將集中在棄權的西班牙,以及投贊成票的丹麥和荷蘭等主要供應國。而法國作為白蘭地的主要供應國,若中方對白蘭地徵收至少35%的額外稅款,恐導致法國干邑從中國市場「直接消失」。
對此,非營利組織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主管埃爾姆斯(Deborah Elms)認為,中國在談判期間將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應對策略,投贊成票的歐盟國家肯定不會受到中國投資者的青睞,而投反對票的國家可能獲得更多投資,也可能避免或減少在中國境內投資業務遇到的挑戰。(旺報/朱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