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旺報-專家觀點

2020-07-31・旺報-專家觀點
5個重要關鍵 提升學齡前孩子的社交能力

兒童專家同時也是親子粉絲團爸媽3.0內容顧問的朱翰均表示:不管是對成人或者兒童而言,社交功能都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有這種說法「社交能力會決定一個人的成功」。

社交功能影響到的面相除了良好的朋友交際,他也與個人的獨立、工作展望以及家庭穩定相互連結,為生活提升幸福感。在這篇提供5個培養學齡前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關鍵!

有些人會說,社交障礙的原因是源自於神經多樣性、個人特質或者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導致,實際上並非只限於這些群體,還有另外一群焦慮特質、注意力不集中與衝動、學習障礙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在社交層面遭受到許多挑戰,最終導致孩子的自我封閉、退縮、被排擠,甚至形成暴力性格或者是霸凌事件。

回想一下,我們還記得是如何明白「跟人交談的規則」嗎?要面向他人、眼神持續對望、保持不遠也不近的適當距離、等待他人說話的段落、回覆他人的時機、注意他人的表情與肢體動作等等。我們什麼時候學會這些「社交技能」的,有人想得起來嗎?

我們知道什麼時候學會爬,什麼時候學會走,但是卻沒有人記得何時才學會「跟人對話」,好似時間到了就自然產生的能力。雖然大多數孩子能很自然的了解「社交線索」(看人臉色)並且自我控制行為,但是相對的少數卻總是被忽略,有些孩子總是輕易使人憤怒,有些則是顯得衝動。

1.先了解基本社交功能發展,用符合孩子年齡的程度期待孩子能做出的表現

下方我列出幾個學齡前兒童的社交功能發展

學齡前兒童的社交功能發展。圖片來源:朱老師的共融樂園

透過上方列表,我們就能知道孩子在學齡前各個階段的社交能力能達到什麼程度,我們就能夠在還在到達階段年齡前給予適當的機會讓誘導孩子,像是在一歲半的孩子,我們會盡可能的回應孩子的任何問題,因為在這樣的社交情境下,他就能自然的學習到跟人溝通時輪流的原則;而對於兩歲半的孩子,則是在與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多點來回輪流的機會,我們會說「這次你玩完了,換爸爸玩一次,爸爸玩完了,再換你玩。」給予孩子有「輪流、分享」情境的練習機會,才能促進孩子社交層面的發展。

2. 假扮性遊戲的重要性

假扮性遊戲對於孩子社交成長是一項指標性的觀察項目,通常會在三歲左右發展,因為他代表著孩子在三歲以前透過眼睛觀察了大量的人與人的互動、人跟物的互動,像是孩子開始會模仿著爸爸開車、媽媽泡牛奶、奶奶在飯桌上會說的話以及爺爺坐在沙發看新聞的樣子,這些日常的景象刻劃在孩子的腦中,孩子給予這些熟悉的人事物有了意義,並且效仿。

透過假扮性遊戲,幫助孩子發展溝通,模仿溝通,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時也能猜想不同角色的想法,並且有機會處理這些角色的感受。常常會聽到有些長輩認為男孩子不應該玩伴家家酒,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這類的遊戲是不分性別而且都能成為孩子成長的推手,而且透過大人正確的引導,可以讓孩子更有發展的方向!

3. 真實情境引導

面對真實的情境,引導孩子把自己想像成為別人,想像不同的解決辦法,想像別人的心情,別讓孩子有意/無意的不尊重他人,鼓勵善良,在現實的場景中建立同情、同理心。了解對他人善良會有甚麼樣的後果。舉個例子來說,在孩子遊樂場裡種有形形色色的孩子,一定會有相對來說能力較差的小朋友,如果在一旁的大人告訴孩子「這個孩子看起來怪怪的,不要靠近他比較好。」跟「這個孩子看起來需要幫助,我們一起幫助他吧!」這兩種方式的引導,就會為孩子建構不同方向的同理心,當然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社交能力。

4. 給予機會

在經過了「假扮性遊戲」與「實際情境」示範之後,就是創造環境與機會,讓孩子能夠練習到這些我們引導的技巧,社交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要掌握這個技巧也需要一段時間重複的練習與熟悉,若沒有練習的機會,每次要外力的協助的話,孩子反而會形成依賴而無法強化自己自身的能力。

日前有看過一位7歲社交障礙的孩子筱帆(化名),她不能理解別人會產生想法,講話多數只說自己有興趣的事;在競爭遊戲裡面只要不是第一名,就會趴在地上哭鬧以強烈的情緒行為表現出來,無法持續與人交流因此家人為她尋求社交言語訓練,但是一直到小學以前都沒有上過幼兒園,也等同完全剝奪筱帆適應兒童團體的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雖然可以預期筱帆到幼兒園必定產生許多社交挑戰,但沒有學習機會與過程,就難以掌握這些技能。

5. 明確給予期望的行為,或者直接示範

社交能力尚未成熟的孩子,對於「他人的想法」、「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觀念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常常無法真正了解他人說話背後的意圖。像是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家長在跟人講話時會叫一旁的孩子「你在旁邊不要吵,媽媽在跟別人講話。」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依然沒有接收到他可以做什麼,所以常常結果是,孩子開始亂跑,結果造成家長更大的困擾。

或者,我們會在上學前提醒孩子「要好好跟同學相處喔」,但是用詞太過抽象,孩子依然不知道該怎麼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真正的做法是當引導者在與他人相處時,像是親切的打招呼、微笑、正確回應對方這些行為,都必須讓孩子一同體驗,並且在事後告訴孩子,如此一來孩子才能具體了解,日後也會應用在生活上。

(本文由朱老師的共融樂園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請點此。)


爸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