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旺報-專家觀點

2020-08-28・旺報-專家觀點
什麼是無效陪伴 爸媽應該避免的5種無效陪伴

「你去陪孩子」、「爸爸比較會陪孩子玩」、「他不懂怎麼陪孩子」,在一個有孩子的家庭裡總是會聽到這些話。究竟「陪伴」兩個字,要怎麼看待,該怎麼做,這在爸媽間永遠是討論不完的話題。

兒童發展專家朱翰均表示,簡單兩個字「陪伴」,裡頭卻是充滿許多道理,在這裡列出5個「無效陪伴」的類型,至少爸爸媽媽們要知道那些方式應該避免。

  1. 強迫聽話型
    此類型的陪伴者對於每一種玩遊戲、玩具的方式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例如:車子就應該在地上跑,一但孩子把車子拿在空中飛就會說「怎麼會有車子飛在天上的」、「你應該要放在地上滑」。這類型的陪伴者會導致孩子出現兩種狀況,一是孩子逐漸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也無法塑造責任感;二是則是在長期無法有自主發揮空間的狀態下,形成一種習慣性反抗,導致越來越難以接受他人的意見,也因為長期的自我無法被認同也缺乏自信。
  2. 負面焦慮型
    此類型的陪伴者會對多數玩具、遊戲抱持負面態度,像是看到孩子拿起水果玩具假裝要吃,就會說這樣很不衛生,會想把所有的水果玩具收起來,或是看到玩具刀、玩具槍時,就會擔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這類型的陪伴者會讓孩子喪失許多體驗的機會,在孩子大腦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外界多元的刺激,讓大腦有組織、整理的機會,也才會促進整體能力的發展!
  3. 超級保母型
    此類型的陪伴者是不管孩子幾歲,都會毫無保留的滿足孩子的需求,更甚之的是能預測孩子的需求,提前幫孩子做完。這類型的陪伴者,最嚴重會讓孩子沒有什麼行為能力,導致爸寶媽寶的出現。
  4. 純陪不動型
    此類型的陪伴者就是僅照字面上理解「陪伴」兩個字,認為只需要在孩子旁邊,對於孩子的行為舉動多數不會給予太大的反應,由於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仰賴著童年階段大量的模仿與實作,這類型的陪伴者,會讓孩子的情緒與社交的發展較為落後,問題解決能力也會較弱。
  5. 頻率不對型
    此類型的陪伴者其實是想親近孩子的,但對於孩子了解太少,不瞭解孩子喜好,也預期不了孩子面對各種狀況會有什麼反應,所以可能會有表錯情,或是沒有給予適當的回應,形成雞同鴨講的狀態。此外,也會有一種比較糟糕的狀況,此類型陪伴者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給孩子不恰當的回饋,讓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若陪伴者沒有及時改變,時間拉越長,壞習慣則會越來越難改掉。

其實回歸到陪伴的核心,朱翰均認為關鍵在對孩子的了解,因為孩子的發展需求會被年齡與本身個別差異所影響,一旦了解孩子多一點,身為陪伴者的爸媽們自然也會知道該怎麼應對,有時候別只在意陪伴的時間,「高品質的陪伴」才是對孩子發展更有好處!

(本文由朱老師的共融樂園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爸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