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旺報-綜合報導

2021-12-04・旺報-綜合報導
胖嘟嘟才可愛?媽媽成為幼兒肥胖最大推手

當媽媽帶著兩歲的小寶走進診間,圓滾滾體型和較為矮小的身材,無處不彰顯著並不符合他目前應該有的生長曲線,請他測量了目前的身高體重,身高80公分體重卻已突破15公斤,BMI值更是高達23.4,屬於過胖的範疇,跟媽媽詢問了小寶的日常飲食結構,媽媽在一旁無奈地說,雖然每天配方奶的份量還是正常,但正餐總是吃得心不在焉,整日嚷嚷著想吃零食,擔心他因為正餐吃得少餓著了,便只能對他百依百順。

我們該如何看待肥胖低齡化?雙薪家庭和隔代親的狀況越來越多,因應父母早上班晚下班的作息,許多幼童的正餐都被外食所取代,小小年紀便吃著高油、高熱量、重口味的食物,但依照這個年齡層來看,孩童應當盡量接觸原型食物,均衡分配五類食物的攝取,含鈣豐富的豆奶、豆腐;補充蛋白質的堅果、魚肉,堅果避免給幼童整顆食用以免噎到;必不可少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則可從蔬果中補充;全麥麵包、燕麥等全穀類食物也不能缺少。

根據衛福部0-7歲的生長曲線圖,超過年齡標準BMI值,即為幼兒肥胖,後天性肥胖則是幼童過胖的元兇,從母乳哺育時期過早以配方奶代替母乳,失去母乳中能幫助分解脂肪的酵素,再到飲食習慣不佳且缺乏運動,都對幼童時期的肥胖有許多影響。0至2歲是預防肥胖的黃金期,在此階段應當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用餐時父母陪同進食,適當控制份量,改掉外食或速食打發孩童的行為,新生兒則是四個月~六個月即可開始接觸副食品。幼童肥胖問題可大可小,若前期注重成長發育問題,則可做好提早預防,避免後期幼童因肥胖而出現的心理、生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