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到來,習俗認為出嫁女性初二才能回娘家;如果初一回,恐怕會「吃窮娘家」?為打破刻板印象,教育部昨(20)日在粉絲專頁宣導性別平權觀念,呼籲讓已婚婦女自由選擇年節回娘家時間;對此民俗專家均表示認同,直言「習俗不是法律,沒有強制性」,源自古代的男尊女卑觀念,也並非適用於現代社會,傳統迷思應打破。
為讓國人更理解性平觀念,教育部昨日在臉書發文,以王子與公主的漫畫呈現,將傳統習俗認為已婚女性初一回娘家會「吃窮娘家」或遭致厄運,對婆家更是大不敬等農曆年節傳統習俗,比喻為施加在女性身上的魔法,但現代女性可以勇敢說不。
「是時候拋下傳統,讓結婚的女性有選擇的自由,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回娘家!」教育部表示,時代已經改變,民眾應思考為何男性沒有這些限制,只有結婚的女性不能回自己的原生家庭吃年夜飯。
民俗專家「三龍法師」表示,傳統觀念之所以限制女性初一不得回娘家,來自於男尊女卑的思想。過去總認為,出嫁女性應以夫家為主,因此要求大年初一得在婆家幫忙,如果不照習俗走,初一回娘家會招致厄運。「這種恐嚇式的說法,是為了防止出嫁的女兒跟婆家關係不好,絕對不是初一回娘家就是會招厄運!」
「三龍法師」說,習俗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做法,並非法律,沒有對錯與強制性;觀念是否適合現代社會,確實有必要宣導。
命理占卜師易群指出,過去是父權社會,認為出嫁女性以夫家為主,因此透過習俗強化媳婦初一不能回娘家,「甚至被扣上莫須有的詛咒。」但現今社會多元,年輕人日趨不相信傳統觀念,他便有屬虎的女性朋友無視習俗,邀請同樣屬虎的姊妹淘當伴娘、新祕,結婚迄今8年依舊幸福美滿,「只要有著高漲的幸福能量,就能壓過煞氣!」
易群也提到,時下還有不少家庭是先生就住在老婆的娘家,如果依照「初一不能回娘家」的傳統觀念,「難道這類的家庭一定不和諧嗎?」如今社會已是男女平等,不合時宜的習俗該被顛覆,只要幸福快樂,雙方家庭都能接受,無須拘泥年節回娘家的時間。(中國時報/李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