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各地夏季高溫天數不斷增加,且持續打破最高溫紀錄,可明顯感受到極端氣候現象有增無減,全球脫離化石能源策略(增加再生能源與維持核能規模)的腳步勢必要加快。而過去一年半,太陽能發電效率及電力儲存科技取得長足的進步,使科技智庫RethinkX聯合創始人、史丹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塞巴(Tony Seba)的預言─2030年時,所有新增的能源供應皆來自於太陽能與風能、新增的大眾運輸工具都是電動型態,可望實現的機率大增。
倘若如此,隨著化石燃料謝幕時刻逼近,全球經濟版圖及地緣政治樣貌,將與當前有很大的不同。直觀看來,仰賴化石燃料生產與出口的經濟體,像是海灣國家、俄羅斯、澳洲、加拿大、印尼等,必將是這場能源轉型的輸家。但由於有些國家已將從石油賺來的經濟租大量投入新能源科研領域(如沙烏地阿拉伯的2030年計畫)、有些化石燃料輸出國的天然環境亦適合發展可再生能源(如海灣國家可發展太陽能,加拿大可發展風力及水力發電)。
所以,在傳統的化石燃料生產國中,目前只有俄羅斯與伊朗是比較確定的輸家。因為這兩國仍將化石燃料帶來的國際影響力,用在滿足其國際政治野心,以致於被國際社會持續制裁,尚未積極進行經濟轉型。當化石燃料不再是全球主要能源供應來源後,俄羅斯與伊朗的國際影響力減輕,亦讓來自此兩國的地緣政治熱度降溫。
就此看來,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既部份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又讓能源供應擺脫長年飽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可謂百利而無一害。但真是如此嗎?那倒未必!因為對化石燃料需求最殷切、也是最大消費來源的汽車,縱有先進的電池技術可支持其轉為電動型態,但車用電池仍有鋰和鈷等關鍵原料供應不足,及市場汽車需求量過多(一般家用汽車高達12億輛,卡車、巴士等其他車輛約8,000萬輛)等嚴重的生產瓶頸,讓電動車難以真正取代內燃機汽車。
首先,電池關鍵原料供應來源太過集中,且易受地緣政治不穩的拖累。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全球鈷產量有60%集中在剛果共和國、鋰產量有75%來自中國及智利。其中,剛果長年內戰不休,早被歸納為全球地緣政治最不穩定之處,而中國及智利政治雖較穩定,但中國與美國同為積極發展電動車領域的國家,甚早進行能源轉型布局,且推出相關政策引導民間需求轉變(如中國、英國與法國宣布在2040年將禁止內燃機汽車上路),再加上握有鋰這項未來能源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命脈,儼然躋身新能源時代的贏家行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恐將之視為國安威脅,難保不出現新型態地緣政治風險。
其次,即便未來自動駕駛車、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讓汽車共享更普及,使人類不再需要這麼多的汽車。但如果沒有一項能減少鈷使用量的技術突破,在生產10億輛汽車,就需要2倍當前已知鈷儲存量的趨勢下,鈷的價格必然大幅上漲。
也就是說,考慮到地緣政治及再生能源與運輸所伴隨的昂貴成本,除非目前電池技術或型態出現革命性的突破,否則以現 有的電池型態與架構,很難在2030年達到脫離化石能源的目標。
另一方面,去碳化的過程將讓傳統塑化產業面臨風貌上的改變。在過去一個世紀裡,人類透過愈來愈複雜的工業製程與各種技術,讓碳氫化合物不只可轉化為燃料,還可成就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類精煉產品,如紡織原料、藥品、塑膠原料等。因此,即使透過太陽能、風能等「零碳」電力,加上電動車的技術,可以取代汽車的燃料使用,但卻無法供應當前無可計數,且屬於生活必需品的石化產品。再者,當電池取代化石燃料時,煉油廠必須能在燃料方面找到其他技術上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而更清潔的用途,否則煉油廠從每一桶油中所能取得的經濟價值將會大幅下滑,連帶降低其原油煉製的意願。如此一來,許多石化產品將因供應短缺,引發價格上漲,進而影響到全球經濟,而這類負面影響很可能會減緩化石燃料被取代的過程。
要言之,在環境永續的前提下,脫離化石能源已是全球能源發展的必然之路。即便是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美國,在2017年因為極端氣候現象(颶風、森林大火等)所造成的損失就高達3,090億美元,且隨著氣候持續暖化下,未來類似損失將會更巨大,使其終將回到減碳的道路上。然而,想要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化石燃料的,不能只考慮能源供應、環境的後果,而是必須認知到此一變革將牽動發展超過一個世紀的龐大工業生產鏈,要在短時間內重塑這個複雜的生產鏈,絕非易事。再加上能源轉型仍須解決生產要素的瓶頸、忍受地緣政治的侵擾,使能源轉型過程勢必比那些樂觀的預言者想像得更慢,且更困難,甚至代價更高昂。
(工商時報/主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