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投資不動產,10%是否成為新上限?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4日表示,目前只是針對要申請興櫃、上市櫃的保險業,有此審查指標,但因為不動產較不具變現性及流動性,平時即會緊盯各保險公司是否投資比重過高、收益率過低、投資成本與市價有落差等,他更說有些不動產「一大堆,賣也賣不出去,租也租不出去」,都在監視範圍內。
顧立雄是否暗示已抓到有些壽險公司投資過多的閒置不動產?顧立雄馬上回應:「不要亂猜」,不願再回答此問題。但外界分析,金管會祭出不動產不得逾資金10%的新標準,可能是盯上有些壽險公司囤土地、投資的大樓空置等,且不樂見壽險資金大幅加碼不動產、炒高房價等。
壽險業投資不動產依保險法規定雖可達其可運用資金的30%,但金管會近期祭出投資不動產逾資金10%,作為保險公司興櫃與上市櫃的駁回門檻,外界擔心未來是不是可能像國外投資一樣,變成所有保險公司的通案警戒線?顧立雄只表示,目前全體保險業投資不動產僅占資金5%多,10%仍有極大的投資空間。
會投資較多不動產的多是本國壽險公司,投資金額最大是國泰人壽,但因為國壽已有5.7兆元的可運用資金,因此其不動產即便用市價計算(即遠高於投資成本),占比也僅7~8%;初步看來,投資不動產超過資金10%的僅有遠雄人壽及宏泰人壽,但遠雄人壽今年4月已被金管會開罰,三年內不得再新增不動產投資,未來占比應會逐步下降。其他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則多在4%上下,且多家公司都已採市價法,即若以投資成本來看,占可運用資金比重更低。
至於外界批評保險業新的上市櫃及興櫃審查原則,是用史上新高標準,難以達到,顧立雄也回應,這是用平均數作監理準則,有了明確指標後,就不會被人家說金管會故意「卡」某些公司,也不會動輒有工會來抗議,想上興櫃或上市櫃的保險公司,只要通過門檻,金管會就沒有理由再駁回,但顧立雄也承諾,會再檢視及了解該門檻是否真的太高而無法達到。
(工商時報/彭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