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4・工商-綜合報導

2018-09-14・工商-綜合報導
極端氣候事件頻傳 金融避險不可或缺

球氣候變遷日趨顯著,強颱、地震及豪雨水災等極端氣候事件愈來愈頻繁。南臺灣「823水災」除了造成7死、逾百人受傷外,更有農損近6.8億;大台北地區單是9月8日2小時左右的豪雨,即多處淹水。今年的日本更是流年不利、天災不斷;首先是東京氣溫飆破40度,創下新紀錄,這種「猛暑」的極端氣候,至少造成125人熱死、逾5萬人中暑;接著,7月的日本許多地方豪雨成災,釀成171人死亡,為30年來最嚴重水患。近期,關西國際機場又遭到強颱「燕子」侵襲,幾乎泡在水中而停擺,為啟用24年來最慘;然一波未平,一波一起,北海道又發生強震,滿目瘡痍。

全球暖化專家表示,極端氣候今後恐成為常態,除釀成生命財產損失外,所造成國家、企業及個人的金融投資風險損失更是不容忽視。根據安聯集團(Allianz)所發表的2018全球經濟風險晴雨表,極端氣候風險已登上風險項前十名;另德國監測(Germanwatch)的2018年全球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排名中,臺灣位列第七名,凸顯臺灣極端氣候次數愈來愈多,值得警惕。

當前,不論政府、金融、保險業者及企業或個人均已感受到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那麼,該如何避險?筆者建議,一、政府應建立極端氣候大數據平臺:據悉,中國大陸氣象部門已於去(2017)年編制了《氣象資訊化發展規劃2018-2022年》,針對氣象大資料進行彙集、管理、共用和應用開展一系列工程建設、制度建設和政策措施;扎實開展氣象大資料雲平臺建設、氣象大資料核心技術系統建設、氣象大資料智慧應用系統建設及氣象大資料雲平臺基礎設施建設。臺灣目前雖有部分單位建構氣象方面的大數據研究,但政府應出面整合成一個大平臺;不僅可做為預警、疏散居民及安置的準備,更可讓讓災害降至最低。

二、善用氣候相關金融商品避險;鑑於環境變遷及極端氣候盛行,已有不少氣候型的衍生性商品可供避險,如巨災債券(Cat Bond),通常由保險公司或是再保險公司出售,用來分散公司的風險。巨災危險可藉由資本市場分散,在資本市場上向投資者發行,倘巨大災害發生,風險將由投資者承擔;反之,投資者可以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巨災債券結合了保險與資本兩大市場,為當前相當熱門的風險移轉工具。據瑞士再保統計,去(2017)年接二連三的天然或人為災害造成1,360億美元保險損失,為有史以來第三高。因而,投資人對於巨災債券趨之若騖,今年上半年巨災債券市場的規模已攀升到300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

此外,巨災選擇權(Cat Option)以巨災危險的損失指數為標的,若一定期間內發生巨災損失,且損失在約定的範圍內,方需支付買方當初約定的理賠金額。另巨災互換(Catastrophe Swap)則為交易雙方基於特定的巨災觸發條件,交換彼此的巨災風險責任;當巨災觸發機制條件滿足時,可從互換對手中獲得現金理賠,亦是可考慮的巨災避險商品。

另也有學者建議臺灣可發行雨量選擇權(Taiwan Precipitation Option)或颱風選擇權(Typhoon Option),前者可根據臺灣降雨型態,以「降雨量多寡」做為標的物,若發生豪雨等級,選擇權買權價格上升,反之則跌;而後者則根據「颱風風速」做為標的物,風速升至某一強風等級,買權價格上升;反之,則降。二者可供受雨量及颱風影響之企業或投資人做為避險工具。除氣候型衍生性商品外,全球氣候變遷基金(Global Climate Change Fund)亦備受投資人青睞,規模逐漸增加。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時報官網

工商時報@LINE
工商粉絲團
工商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