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工商-專題報導

2018-10-22・工商-專題報導
國際經貿的變局 台灣因應的思考

今全球產業面臨困難和挑戰,台灣產業多從事中間財的生產製造出口,中美貿易戰絕對影響台灣產業。我們要掌握趨勢及台灣產業的成長機遇,在全球大變局下,知悉台灣經貿政策何去何從?中美經貿大戰將是長期化,約超過二十年,世界經貿體系會有很大轉變。

國際經貿規則、產業鏈角色 趨勢中改變

國際經貿情勢從三個角度看台灣面臨的問題:第一,是國際經貿遊戲規則改變,WTO在全球經貿議題失去影響力;另外,新單邊主義盛行,雙邊協定傾斜。美中貿易大戰後,未來架構將以大國為主體並傾斜;保護主義成為新王道,區域經濟整合讓東協國家飛躍成長,二○一五年的一二月三一日後,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已把九○%以上產品關稅降到零,且未來有十加三、加六的問題;本來美國召集十二個國家進入TPP,川普上台後美退出,由日本主導成CPTPP,現有十一國。當時協議已完成,日本、墨西哥、新加坡內部國會也通過生效;各國自主供應鏈興起,形成短鏈革命。過去強調產業鏈,我認為在產業鏈裡要扮演價值貢獻者的角色。產業根據不同優勢會有不同產業鏈結合。全世界經濟行為有所改變,全球貿易成長百分比低於經濟成長率,意味全球經濟成長多靠單國本身內需市場支撐經濟發展,而非像過去靠全球自由貿易刺激經濟成長。台灣是海島型經濟,一切以進出口導向,全世界經濟成長率如果不佳,台灣就很難好。

中美持久戰 台灣無法倖免

美中貿易戰的幾個因素;美國期望重新在國內建立製造體系,創造就業機會;另個目的是抑制中國製造二○二五的能量,涉及國安、智慧財產權問題,中美貿易戰已牽涉到產業、經濟、社會治安、軍事層面。其中三個重要時間點:一是,今年一月二二日,美國提出二○一協議規定,針對太陽能電池跟模組採取防衛性關稅行為;三月份鋼鐵、鋰製品要課徵關稅;今年六月一五日,美國宣布五百億擴徵,中國大陸也提出五百億高關稅應對,接著過程開始加重;今年九月二三日美國政府宣布兩千億關稅,用一○%徵收,明年一月一號後將提高為二五%。如果產品進口到我國被扣關稅,產品會否產生競爭力衰退?川普曾談過後面還有二六七○億美金,意味所有產品無一倖免。

美中貿易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台灣二○一六年出口金額是二八○三億,出口到中國大陸佔四○%左右,其中半成品約佔九七二億,所佔份額相當高;二○一七年也如此。有些廠商已回台投資,或到其他地方佈局。每個產業會根據不同需求,如工具機應會朝中高階製造方面走,網通第二階段會被提高關稅,當然要持續在海外,如回台灣擴展。

兩岸政策不確定 台商海外投資挑戰深

台商海外投資趨勢與挑戰, 二○一五年投資金額超過一百億,接著三年持續成長,台灣國內投資雖不足,但海外投資一直增加。從全球投資狀況可看到,對中國大陸投資約佔五八%,美國投資約五%,在中國跟美國兩個貿易戰國家共佔六三%,兩國經貿糾紛讓我們面臨問題;對東協投資大概佔一一%。從台灣投資中國大陸概況可看到,早期高峰一百四十多億,降到近兩年未超過一百億。主要投資電子、資訊、電腦、光學等,近年服務業考慮到中國大陸市場,也加大投資行為。但台商在中國大陸經營面臨問題:首先,兩岸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會影響我們在大陸的經營;其次,經營成本日益增高,不論實質薪資、稅費等,成本都在增加,大陸經過一、二十年培養,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企業慢慢有競爭力,反避稅條款、外匯管制力度增強,也有查稅、環保的問題。

簽定FTA 改善台灣投資環境

說到在東協六國有些投資,主要以電腦居多,投資新加坡約佔三九%,第二大越南佔二九%,泰國佔一一%,總和七九%。在東協投資面臨狀況:一,營運風險高,因法令不完備、治安不佳、幣值波動大等因素,這會影響投資;另外,一些國家基礎建設、電力供應是問題,有些國家情勢不夠穩定。台灣被邊緣化與產業外移的狀況,導致無法進入東協十加六。這也是我跟政府在談的。首先,我認為要跟其他國家簽訂FTA,不簽會逼台商外移。二○一六上半年,台灣FTA簽約比例只佔出口的九‧七%,中國大陸約佔三八%,日本約三九‧二%,韓國占六五%,而越南跟全世界簽得FTA已佔出口的八三%,全世界最高是新加坡的八七‧七%。如果無法塑造台灣投資環境,台灣就業率、所得無法提升,消費能力跟經濟會有問題;第二,政府須積極培養人才並就廠商遭遇問題協助,重要的是簽各式協議。

解決五缺 成立多中心 多邊貿易協定

台灣未來要解決的問題在五缺:缺水、缺電、缺土地、缺人才、缺工。政府應改善台灣投資環境,多邊貿易計畫不利台灣製造業發展。現在很多產業、產品利潤不到三%,當關稅一提高五%,甚至二五%,如何出口?要加強不論RECP或單邊貿易協定;再則,產業升級確實不足,政府跟企業都要努力;全球變局美中經貿戰下,台灣宜採必要避險措施。建議行政院成立中美貿易戰專案小組,因時間拉長項目廣泛,要思考對台商、台企產生的影響;改善台灣投資、引導台商回台,除五缺外,在一九九七年提過,台灣應要有五個中心:人力中心、研發中心、創新中心、資本市場與籌資中心。另一個是關鍵性產業鏈結中心,對關鍵性產業進行鏈結,先有發展主體性的中心,後乘數擴散效果;積極推動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不管是RCEP、CPTPP與個別FTA;政府推動對外計畫協助解決企業關切議題,比如政府鼓勵南向,那跟南向國家雙邊租稅協定、雙邊保障協定,或金融體系資源、人才資源的合作有賴政府一步步執行;兩岸關係很重要,關係不穩定導致許多事窒礙難行,未取得中國認可下,無法進入RCEP,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