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中時-綜合報導

2019-07-02・中時-綜合報導
揪蝙蝠吃害蟲 貓頭鷹也歸隊

蝙蝠是田間、居家害蟲剋星

有感於砍掉許多大樹改栽種檳榔樹,導致貓頭鷹等野生動物逐漸消失,台中市霧峰區桐林社區從15年前開始使用貓頭鷹人工巢箱復育,歷經3年試驗,貓頭鷹果然回來了,田間、果園害蟲數量也開始減少;此外,雲林縣黃金蝙蝠館廣設蝙蝠屋吸引蝙蝠幫助農民吃掉害蟲,藉由生態保育結合農業發展,打造台灣生態經濟。

多元蝙蝠屋 對抗登革熱

生態保育人士近年發現面對環境惡化日益嚴重,永續維護自然生態除加強環境保護,更要透過人力幫助野生動物繁衍。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館研發「信箱型」、「火箭型」、「房舍型」等10餘種蝙蝠屋,除近距離記錄蝙蝠生態,還與農民、社區、學校合作,利用蝙蝠屋吸引蝙蝠進駐除蟲害,幫助農業大縣雲林縣推展自然農法。

黃金蝙蝠館曾於2017年打造1間全台最大的蝙蝠屋,今年更規畫興建長11公尺、寬3.5公尺、高8公尺的蝙蝠人工棲所,為台灣蝙蝠生態保育再創歷史。

黃金蝙蝠館廣設蝙蝠屋,吸引蝙蝠幫忙農民除蟲害。(張恒嘉提供)

黃金蝙蝠館負責人張恒嘉表示,蝙蝠是田間、居家害蟲剋星,1隻蝙蝠每晚可捕食上千隻昆蟲,人工棲所吸引蝙蝠進駐,不僅減少田間害蟲,更可吃掉傳染登革熱的病媒蚊,未來將持續推廣蝙蝠小型人工棲所,用生態防治對抗登革熱。

掛人工巢箱 社區掀風潮

「洗刷檳榔樹罪惡!」台中桐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淑鈴指出,15年前剛開始復育貓頭鷹時,製作人工巢箱懸掛在檳榔樹上,但頭2年完全沒吸引貓頭鷹回來,大家逐步調整巢箱開洞的大小、懸掛方位等,第3年見到貓頭鷹回歸,大家都超興奮。

林淑鈴說,貓頭鷹一年又一年地回來,不只是生態喜訊,也是農業喜訊,因貓頭鷹屬於生態系頂端掠奪者,牠的回歸不僅讓害蟲減少,也讓生態系更完整及平衡;現在貓頭鷹復育工程已走出桐林,拓展到鄰近太平區的興隆社區,興隆社區還搭配自行車道、老樟樹並設計夜間生態導覽等活動,為貓頭鷹的回歸注入活力。

林淑鈴強調,貓頭鷹復育工作完成後,部分沒有貓頭鷹築巢的果園則轉為觀察其他生態,農民也更重視環境保育與生態循環,「因為他們知道,保護生態就是維護自己的生計!」

(中國時報/張朝欣、林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