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掀起一股所謂的「文白之爭」熱,兩岸知名作家張大春接受本報專訪時感嘆,台灣早在80年代就已放棄傳承中華文化的角色,台灣太執著於爭取一個國家的身分,反而喪失主導一個文化主體的身分,這不只是一種「荒謬」,更是台灣版的「文化大革命」。
張大春現年60歲,筆名「大頭春」,是兩岸知名華文作家,祖籍山東濟南,出生於台北市,成長於眷村,是歷史小說家及紅學家高陽的關門弟子。張大春寫過小說、電視及舞台劇本,更是廣播主持人,「18般武藝樣樣精通」。作品陸續在美國、英國、法國、大陸、日本等地獲得翻譯出版。
課綱爭議 力挺文言文
隨著高中國文課綱調降文言文比例,連帶掀起台灣文壇一陣唇槍舌戰。文言文、白話文孰輕孰重爭論始終不曾間斷,而向來敢說直言的張大春也不改大炮性格,經常在網路上直抒己見,表達力挺文言文立場。
談及「文白之爭」,張大春受訪時強調,這些年來,他最想反駁的是台灣還傳承中華文化這件事;其實台灣有過努力,但從1980年代後,台灣幾乎逐漸放棄傳承這種角色的責任。
虛實認知錯誤 太荒謬
張大春不諱言稱,台灣之所以放棄傳承中華文化,主要原因就在於台灣太想要爭取「國家的身分」,而矛盾的是,在這樣的想望中,反而喪失一個主導文化主體的身分。
「這實在是一種荒謬」,張大春指出,原本是「實」的東西,現在被「虛化」了,反而把「虛」的東西當成是自己的使命;「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是基礎認知的錯誤,太詭異了,「該珍惜的不去珍惜,想追求的又追求不到。」
張大春更直言,過去還曾有立委要求刪除林務局護林預算,理由竟是該樹木名稱都是以中國歷史名人命名,而非台灣仁人志士;這種做法其實難道不就是一種「文化大革命」,其實現在的情形只有更嚴重。
去中國化 現在嘗苦果
對於如何導正相關情況,張大春坦言,「去中國化」現在已經在承受結果了。要如何去恢復民眾對於中華文化的好奇心,關鍵在於情感的增進,但這也只能緩慢進行,畢竟文化需要慢慢浸潤、陶冶,「無為而治、化而育之」。
(中國時報/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