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8・中時-綜合報導

2018-04-08・中時-綜合報導
瞎毀?用戶已刪影片恐被擷!FB個資外洩戶數上修到8700萬

網頁選項別亂點 提防假新聞

臉書隱私外洩醜聞愈演愈烈!執行長祖克柏4日坦承,個資遭英國「劍橋分析」違法擷取的用戶達8700萬,遠超過先前預估的5千萬;臉書也招認,全球20億「絕大多數用戶」的部分資料,可能已遭第三方機構挖空,使用者隱私蕩然無存。更令人傻眼的是,臉書遭媒體踢爆,用戶已自刪的影片,竟仍被存在伺服器中,對努力想洗白的臉書來說,形象已一落千丈。

只需電郵或電話 就能搜刮

 劍橋分析上月遭英媒踢爆不當濫用臉書用戶個資,以左右選民投票選擇,臉書早知情卻不處理,未善盡保護用戶隱私而成眾矢之的。為挽救公司名聲,祖克柏近來頻頻受訪。他在記者會中把個資外流戶數上修到8700萬,下載擷取個資APP的戶數,上調至逾30萬,其中9成7下載者在美國,因此美國境內有7060萬用戶個資遭竊,另1600萬來自其他國家。

 祖克柏還語出驚人指出,20億用戶中「絕大多數使用者」的資料,可能曾被第三方應用程式擷取。臉書技術總監施洛普佛稍早在部落格發文稱,有「惡意人物」透過臉書搜尋欄位,違規收集用戶個資。

臉書稱系統出包 保證移除

   祖克柏說,第三方不必輸入姓名,只需電郵或電話,就能搜刮使用者的公開檔案,臉書已把該功能關閉。施洛普佛在文中也公布臉書最新隱私保護政策,包括關閉前述搜尋功能,限制第三方應用程式可獲取的個資。

 還有更驚悚的,數位網站Slashgear等媒體踢爆,某些使用者從臉書下載自己的資料時,赫然發現過去透過臉書攝影功能拍攝,但未發表(草稿狀態)或已自刪的私人影片,竟然在他們不知情下,被臉書存在伺服器內。恐怖的是,除了使用者有管道重現這些早該消失的資料,獲得權限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也可觸及,令人不寒而慄。對這項駭人的發展,臉書起初歸咎系統出包,才誤把應刪除的影片留存。之後臉書道歉,並保證移除那些被刪除的資料。

7成台人有帳號 當心風險

 隱私缺口還不止於此。臉書即時通訊應用程式Messenger會查閱用戶的私訊,一旦發現敏感資料,系統會自動封鎖。但臉書澄清審查並非行銷手段,而是預防霸凌、家暴或惡意散播電腦病毒等。

 2016年台灣臉書用戶約1800萬,等於7成台灣人有帳號,加上玩各式遊戲測驗等應用程式,會求方便而直接與臉書帳號連接,無疑是把自己的個資透露予開發商的途徑。硬是要學共同創辦人林伯融表示,用戶應看仔細該應用程式會取得什麼資料,且盡量不要玩沒必要的應用程式,因為臉書的控管方式並沒有改變,「自己的隱私要自己顧。」

網頁選項別亂點 提防假新聞

針對臉書用戶個人資料外洩範圍擴大,傳播學者建議,民眾在使用社交網路平台時,務必多加留意並閱讀各項契約及條款,不要隨意點選網頁選項,以防止個資被不當濫用,此外,網路媒體還存在假新聞的問題,使用者應具有網路媒體素養,以判斷訊息真偽,保障個人權益。

台灣民眾幾乎都有使用臉書的習慣,甚至以此做為對外溝通、聯繫,以及表達個人意見的管道,文化大學廣告系系主任鈕則勳表示,民眾在使用社交網路平台時,都有一種弔詭的心態,即便恐有個人資料外洩的疑慮,但在使用社交網路平台或品牌專業時,若遇到要提供個人資料,大多也都會配合填寫,同意該網路平台使用其個人資料。

鈕則勳認為,多數民眾都在乎個資,也深怕個人資料受不肖廠商利用,但一般人在使用網路時,只在乎網路平台的便利性,卻鮮少仔細閱讀相關條款,「這是一個很弔詭的網路使用行為」,他建議,民眾應加強網路媒體使用素養,務必多加留意網路使用的安全性,確保個人權益不外流。

世新大學前校長、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賴鼎銘則說,建立網路閱聽人的素養,確實很重要,但在社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是否公布,使用者都應有所節制。

賴鼎銘進一步說,網路上確實流傳大量的不實資訊,因此在網路社群媒體上,很容易出現「假新聞」,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將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攜手合作,針對「假新聞」研擬出事實查核機制,把關新聞發布的正確性與品質。

暫時停用臉書 有助減壓

「臉書」爆發外洩用戶個資醜聞後,網路上發起「#刪除臉書(#DeleteFacebook)」運動。不上臉書可能真的對你有好處,因為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暫時停用臉書,有助於減壓。

     主持這項研究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員范曼(Eric Vanman)表示,暫停使用臉書5天,可以降低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有趣的是,在他們身體壓力減輕的同時,幸福感也降低。范曼說:「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下降,並且期待恢復使用臉書。」

研究人員將138名臉書活躍用戶分為兩組。一組停止使用臉書5天,另一組照常使用臉書。在實驗開始前和結束後,研究員採集了實驗參與者的唾液樣本,檢測其中「皮質醇」濃度的變化。

范曼表示,雖然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減少,但是受試者無感,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壓力已經下降。

研究人員認為,不上臉書,可以擺脫大量的資訊轟炸,但也切斷與朋友的社交關係,使用者可能有時覺得臉書上的大量資訊負擔沉重,至少短期不上臉書,可以減輕這種壓力。

范曼還表示,研究結果不一定是臉書獨有。暫停使用其它社交媒體可能同樣具有減壓效果。這項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這項研究只要求使用者不上臉書5天,如果拉長停用臉書的時間是否有助於改善負面情緒,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其實對社群網站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少過。2016年就有研究顯示,使用社群網站得當,能與人正面互動、得到支持和連結感;但負面的互動與比較,則會帶來壓力與焦慮。2015年丹麥對1000多名臉書使用者所做的研究發現,受試者不上臉書一周,對生活的滿意度更高。

中國時報/蔡鵑如、石欣蒨、李侑珊、諶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