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30・中時-綜合報導

2019-11-30・中時-綜合報導
放棄外商夢 他承接家業盼將西螺醬油行銷全世界

「御鼎興醬油」第三代製醬人謝宜澂 承接逾60年的醬油家業

城鄉特色產業具有平衡城鄉人口規模的優點,然因在地產業規模多半較小、利潤空間有限,需要大量具熱誠與科技應用能力的新世代營運人才挹注創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2018年起主辦「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專案,並於今年度遴選出6位優秀的在地經理人,由夢想導師以實務營運經驗,輔導在地團隊改善或調整營運規劃,以加速達成永續發展,促進在地安居樂業的目標。

「御鼎興醬油」第三代製醬人謝宜澂,因為就讀外語系,大學畢業後原本想要從事國外業務,更希望到處飛往世界各國,但因為爺爺突然離世,父親在沒有心理準備情況下,他不甘願地返鄉接下醬油事業,但卻在過程中發現,亞洲只有台灣雲林西螺在做黑豆醬油,所以想發揚到全世界,促使更多青年願意返鄉。

張穎齊
▲「御鼎興醬油」第三代製醬人謝宜澂(中),放棄從事國外業務的夢想,返回雲林西螺老家承接家業,想將西螺特有的黑豆醬油行銷到全世界。(謝宜澂提供/張穎齊台北傳真)

今年31歲的謝宜澂,2012年倉促地返回西螺,承接逾60年的醬油家業,在不情願的情況下,一開始對家業很是受不了,途中屢次飛到國外,想要逃避,但在外面吃到的醬油卻始終不習慣,懷念起家裡醬油的味道,發現自己和家的連結是「切不斷」,終究遊子返鄉,重拾對家鄉的認同感。

謝宜澂接手後,發現傳統醬油很多地方需要改良,亟需改善的就是醬油的標籤都不明顯,讓許多客人想訂上次吃過的醬油,卻查找不到紀錄,所以他相從「鮮明的標籤」開始著手,把品牌做得「年輕化、文青化」,再藉由網路行銷,擴大門路。

「跟大品牌拚都拚不過,不如專心做好醬油的質量!」謝宜澂說,雖然大家會因為看到青年返鄉做醬油,想要支持消費,但事實上這種消費通常是一次性,講到底還是要看醬油的本質跟口味,好吃才是核心,要讓醬油時間久了,香氣更棒。

他發現,綜觀亞洲的吃醬料文化,大陸香港、日本、東南亞都是用「黃豆」醬油,唯獨台灣雲林西螺是用「黑豆」醬油,且釀造方式必須用陶甕去發酵,這特有的文化更應該變成台灣的代表性,應該要推廣到國際,讓全世界認識,如此方能促使年輕人願意返鄉,活絡地方。

「不能只有我好!」謝宜澂思考醬油與地方如何有更多元的可能性,為此發起了「飛雀餐桌」行動。經由「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專案的協助,更明確「飛雀餐桌」的核心價值及商業經營模式,作為共推雲林物產「共生」的行動方案與地方產業的可能型。

(中國時報/張穎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