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0・中時-綜合報導

2019-02-10・中時-綜合報導
要鮪釣 不要萎掉

保育與遠洋漁業發展 須找出平衡點

出身高雄的39歲漁船船長陳偉民,在去年11月的漁民抗議活動中,上台聲淚俱下訴說自己在海上捕魚時,女兒因急性心肌炎急救無效,讓他無緣見到至親骨肉最後一面,以及他漁船靠泊基隆,人返回高雄家中,漁業署漁業監控中心卻不知變通,發函警告他未依規定開啟船舶定位系統,如未回報將予處罰;這些漁民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艱辛,引發許多台下漁民及眷屬心有戚戚焉而潸然淚下。

陳偉民的問題,具體而微地顯示漁民與當今台灣漁業所面臨的困境,與大海博命是討海人的宿命,漁業主管單位的緊迫盯人,卻是台灣漁業面對國際壓力與海洋資源匱乏的真實寫照。

在2、30年前巔峰時期,台灣遠洋漁業堪稱世界強權,擁有全球實力最堅強的鮪延繩釣船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1987年,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大鮪魚出口國;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台灣鮪延繩釣捕撈量曾居世界第一,全球每3片鮪魚生魚片,就有1片來自台灣漁船。

但如今情況已經轉變,以黑鮪魚為例,現在全年漁獲均不及千尾,與全盛時期動輒上萬尾真不可同日而語,國際配額限縮、漁業三法上路、野生鮪魚數量減少、漁工薪資與油價攀升等因素,都讓台灣鮪釣產業面臨更大壓力,許多年輕人不願投入,漁撈經驗與技術面臨斷層。

東港資深船長洪福春表示,以目前國內主力船長、幹部多在50幾歲,若無新血注入,約15年後,台灣鮪釣漁業將黃昏日落,他的兒子擔任志願役軍人,並未繼承衣缽,他也不想讓孩子接手辛苦行業;曾在海上作業發生火燒船被美國軍方救起的黃明通,如今不再下海捕鮪,反倒在東港華僑市場賣鮪魚生魚片,成功轉型漁販;屏東琉球船東潘忠秋雖有子克紹箕裘,但兒子在沖之鳥礁被日本公務船扣押,讓他不禁抱怨政府護漁不力,也認為從事漁業風險高,現與太太在小琉球經營民宿,希望為孩子預留後路。

漁民離開海上戰場,是現實的無奈,但過漁造成的漁業資源匱乏也是事實,地方政府推動黑鮪魚季,雖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卻也引發自然保育壓力,台灣盛極一時的鮪釣產業,無法自外於國際與自然環境條件,「鮪釣」是否「萎掉」?政府與漁民必須在保育與利用間找平衡,也或許要向日本取經,從養殖技術找解方。

(中國時報/黃子明)

更多精彩FUN映室…

吹進心坎的「風」 樂在宜蘭迴盪

紅鼻子醫生專治哭哭 劇情超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