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Array

2024-06-25・Array
社評/川普重返將是賴清德的灰犀牛

 美國選民11月5日將選出下一任總統,選情千變萬化,捲土重來的川普在被判有罪後,反而募集到更多資金,民意支持度領先拜登,但差距僅兩個百分點,選舉結果很難預測。可以確定的是,兩黨將展開打擊中國誰更狠的競賽,勢必衝擊中美貿易政策、高科技競爭,乃至地緣政治動能。

大陸迎戰 有最壞打算

 中國大陸選擇正面迎戰,不但對「最壞的可能情境」未雨綢繆,為可能的危機做好應對與損害管控的準備,更化被動為主動,擴大與美國溝通對話,避免誤判,更積極重塑世界秩序的話語權與主導權。

 《金融時報》披露,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23年4月告訴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美國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中共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1月在「亞洲協會」也表示,中國「不會落入別人為我們設下的陷阱」,白宮與國務院已否認這些報導。對台灣而言,問題重點不在美國是否企圖以戰爭拖垮大陸,而在中國的戰略定力與自信。過去1年多來大陸大力調整與美國的關係,並在台灣問題上擴大主動權與主導權。

 紐約曼哈頓法庭5月底裁定,川普「封口費」刑事案34 項罪名全部成立,成了第一位被定罪的美國前總統。原先認為對川普的選情將是沉重的打擊,但相較於81歲的拜登經常在公開場合「當機」、「定格」,美國選民對有道德問題的川普似乎更寬容。

 2020大選有7個「搖擺州」是選舉勝負的關鍵因素,拜登只在北卡羅來納州落敗,因而擊敗川普;4年後,除威斯康辛州外,拜登全部落後川普。川普重返白宮機率不低,也造成國際社會對美國大選戒慎恐懼,紛紛展開避險行動。

 綜合這次美國大選主要議題,經濟、通膨、移民、墮胎、社會正義等內部問題,重要性遠超過外交政策,外交領域中以哈戰爭及俄烏戰爭最受關注,然後才是美中關係,但對台灣而言,美中關係更重要,更值得關注。

 2016年川普當選總統,轉變了美國40年來對大陸的接觸政策,改採對抗、競爭路線,2020年拜登上任,基本「川規拜隨」;不但延續川普的高關稅,更嚴密管控所有涉及國防的高科技產品與投資都不得進入大陸,雖然美方一再保證強調無意「脫鉤斷鏈」,「小院高牆」已成為孤立、圍堵大陸發展的手段。

台灣安全 失去自主性

 反中、抗中成為美國兩黨共識,11月大選無論誰當選,美國對中政策與美中戰略競爭格局都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川普經常有暴衝式、難以預測的驚人之舉,他若入主白宮,將增加外交的不確定性,世界各國難免忐忑不安,特別是兩大強權抗爭一旦失控,只會造成雙輸局面,外溢效應必然波及印太地區,甚至世界秩序。

 拜登善用外交手段,整合民主國家形成全球抗中網絡,如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最近更形成美日韓、美日菲準同盟關係。為突破拜登政府的「亞洲版北約」,中共展開外交攻勢,除了與俄羅斯、北韓及伊朗緊密結合外,在中東地區與歐洲也有斬獲。

 若川普上台,一切以美國利益優先,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可能復辟,他一再揚言上任第一天就可以結束烏克蘭戰爭。果真如此,勢必分化西方國家的團結,成為中國大陸對歐關係的突破口。商人出身的川普無法擺脫功利主義,強烈個人意志加上交易式外交手段,可能與習近平不謀而合,雙方出現妥協機率或許不減反增。

 對於最敏感的台灣問題,拜登4度表明若中共武力犯台將軍援台灣,拜登心繫台灣安全不容懷疑。反觀在川普心中,大陸與台灣是書桌與筆尖之比,孰重孰輕溢於言表。

 台灣逐漸淪為美中競爭的籌碼,賴清德堅持新兩國論,迫使大陸提升反獨促統力道,賴政府只能更依賴美國。川普重返白宮將是台灣安全問題的灰犀牛,失去自主性的賴政府,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