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27日報導,從現場圖加上中國國防部發布簡短105字新聞稿中,可以揭露出這場「字少事大」發射,藏了多少細節。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以〈火箭軍重振旗鼓,中國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有哪些戰略意圖〉為題報導,中國選在第一艘航母遼寧艦過生日的9月25日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如同一份12歲的「生日禮物」,具戰略意圖。
《聯合早報》27日綜合各國反應,美國與法國確認接到中國的提前通報,五角大廈肯定這是「朝向降低誤解與誤判風險的正確一步」。澳洲與紐西蘭則表達擔憂與質疑,日本更批評中國未提前通知,並指中俄兩軍相繼侵犯日本領空領海,讓日本「有強烈的危機感」。
多名觀察人士稱,這次試射成功展示中國戰略核打擊能力得到驗收。威懾美國意圖十分明顯。中美持續對抗;美國在呂宋島部署「堤豐」中程飛彈系統等,都是原因。但其背景,更像是中國長期戰略的開始。上午8時44分發射,10點03分公告,24小時內公布現場高清圖片,通報節奏明快既透明,更展示威懾力與自信,間接為未來類似活動樹立規則。
從軍事上說,在中國加速向全球投射軍事影響力過程中,測試與驗證遠端武器可靠性、蒐集有關參數,是必然動作。另一個隱而不宣的意義,在於宣示,此前醜聞頻傳的火箭軍已重振旗鼓,而且戰鬥力並沒有受損。
玉淵譚天則從「戰術」上找來軍事專家張軍社分析指出,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重點在於提高核反擊能力,就要提高洲際彈道飛彈生存能力,需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只有不被發現,才能「第二擊」。從圖上判斷,這次採取的是陸基公路機動發射中的「無依託野外發射」——隨到隨打,打了就走。這表明擁有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
玉淵譚天稱,這枚洲際彈道飛彈是雙錐體彈頭,有人猜測型號是東風31AG。但照片只看到外殼,無法確認。美國在《中國軍力報告》判斷東風31A飛彈最大射程逾1.1萬公里,東風31AG比東風31A還要新打得更遠。(旺報/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