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某一天有一盞燈泡會被核聚變(融合)能點亮,而這盞燈泡一定要在中國!」位於安徽合肥科學島上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融合實驗裝置,至今仍保有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的世界紀錄;也讓大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核聚變大科學工程創新團隊,今年榮獲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被全世界寄予厚望的「人造太陽」,乃是在地球上模擬太陽的原理,用一個強磁場打造一個「磁籠子」,把攝氏上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約束起來,完成核融合反應,提供新的能量來源。在陸媒口中,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核聚變大科學工程創新團隊是一群「種太陽」的年輕人。
播種「小太陽」的領導者,入行已25年的中科院等離子體所常務副所長宋雲濤,見證這枚「東方超環」從無到有,望著高11公尺、直徑4公尺,重達400噸的科學裝置,感觸良多。40年來團隊建成並運行多個國之重器,自主發展68項關鍵核心技術,打造20個國際先進平台與系統,並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超導線發威不折斷
超導材料為實現穩定強磁場環境的關鍵,由千餘根毫米級超導線組成的超導電纜,如何讓超導線既發揮作用、又不折斷,一度讓團隊為之「卡關」。80後的應用超導工程技術研究室副主任秦經剛指出:「當年請外國專家過來也解決不了斷線問題,急得飯都吃不下。」
試過算不清的各種方案,團隊最終達到100%不斷線。秦經剛語帶自豪地強調:「如今中國製造的超導電纜被用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中,超導材料從原先年產幾公斤到現在年產達到百萬噸的量級,並且已經實現了國際輸出。」
這群「種太陽」的青年來自五湖四海,因核融合的巨大「磁場」,而「融」在一起。1983年出生的香港青年葉孜崇,目前他已在合肥科學島安家3年,同事也認為他的普通話愈來愈標準。2016年末,已在美國工作的葉孜崇,向等離子體所發出第一封求職郵件,只因大陸核融合技術發展飛速,讓他「找到了在國外未曾有過的契合點」。
85後的江西青年彭學兵2006年曾至等離子體所實習,2年前他自所裡應徵上ITER的機械工程師,在位於法國南部海港城市馬賽以北約80公里處的聖保羅-萊迪朗斯小鎮ITER組織總部從事涉核研究。今年6月他提前辭職回到科學島上,時隔13年,當初實習時曾讓他震撼不已的「人造太陽」,再度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
把太陽搬到地球上
昔日團隊派科研人員出國深造,如今則有越來越多外國研究者來到科學島取經;不僅如此,團隊身為大陸參與ITER計畫,承擔科研任務100%國產化的主要單位之一,品質與進度均在ITER七方、30餘國名列前茅。團隊展開「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成立國際核融合能源聯合研究中心,已與30個國家與地區合作交流。
「媽媽,你們太厲害了,把太陽搬到地球上來了!」6歲女兒的童言童語,曾讓37歲的團隊成員張洋激動不已,「孩子有想像力,而我們正年輕,有的是時間圓夢。」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