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滿月」之際,當地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紛紛緊鑼密鼓投入「化腐朽為神奇」,與垃圾處理相關的「黑科技」,包括製成活性炭材料、變成肥料以及轉化為沼氣等,大大激發垃圾處理相關領域的活力。
「垃圾分類」旋風席捲上海全城,一個月來生活垃圾分類效果初顯;上海各大學的研究團隊也摩拳擦掌,期盼透過研發出的高科技產品,讓分類後的垃圾得以「點廢成金」。例如由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張士成教授團隊獻上的「黑科技」,「濕垃圾製成活性炭材料」即運用新技術,來個「以廢治廢」。
採熱化學法提升回收率
「濕垃圾製成活性炭材料」採取熱化學方法,把濕垃圾製成不同功能的活性炭材料。張士成指出,活性炭材料可吸附濕垃圾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氣體,真正達到「以廢治廢」。活性炭屬於固體吸附劑,在空氣淨化、廢水處理等領域呈現出應用量成長的趨勢。
活性炭材料除可促進厭氧消化過程中的產氣速率,也可去除沼液中氮、磷、重金屬等物質厭氧消化,為目前投入使用的濕垃圾處理技術之一,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濕垃圾中的有機成分,轉化為沼氣、沼液及沼渣。沼氣可用於燃燒供熱或發電,沼液作為廢水處理後達標排放,沼渣中具豐富的氮、磷、鉀元素,則可成為生物肥料。
「熱化學方法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濕垃圾處理的資源回收效率。此外,高溫過程還可做到濕垃圾中病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滅活等,降低環境風險。」張士成如是說。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金放鳴團隊的「濕垃圾水熱氧化技術」,日前邁出工業化的歷史性一步:第一台連續式水熱資源化濕垃圾技術裝置投料運行測試成功。此一裝置被形容為「水熱魔法師」,在無臭情況下,1小時內就能處理完濕垃圾,且餘下的「廢水」、「廢渣」可用於農業肥料,每日處理量為100噸。
裝置大小可照需求調整
相較於現今應用最為廣泛的濕垃圾厭氧發酵技術,水熱氧化技術具速度快、占地少、無三廢等優勢。金放鳴表示,高度集成化的水熱氧化技術,廠房占地面積大幅縮小,日處理100噸濕垃圾的水熱處理核心部分只需約60平方公尺;並可按照需求建造大、中、小型裝置,應用於城鎮、商場、學校等不同場域。
第三種黑科技「1噸濕垃圾90%轉化為沼氣」,則出自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築學院徐蘇雲團隊的潛心研究。透過激活垃圾中的生物力量,將濕垃圾轉化為燃料用途的沼氣。徐蘇雲指出,「將濕垃圾轉化為沼氣用來做燃料,剩下的固體殘渣可用於農業肥料。」
採取此方法,每1噸濕垃圾90%將轉化為沼氣,殘餘10%為回收固體殘渣。徐蘇雲希望團隊研發的技術能切實解決問題;「我們不但要專注後端的垃圾處理,也有責任做好垃圾前端分類的科普者,最終做到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