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旺報

2019-08-15・旺報
陸整形年輕化 90後成主力

家長支持 同事影響 男性醫美用戶大增

如今,大陸求美者的年齡越來越小。據某醫美網站發布的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每100位醫美消費者中,有64位是90後,19位是00後,90後已是整容整形的絕對主力。這既和現在年輕人見多識廣有關,也和家長對醫美的態度有關。

醫美行業由來已久,小到做雙眼皮、除下眼袋、植髮等,大到削骨、填充、抽脂等,和在生活美容院裡做皮膚護理不同,醫美機構需要有國家頒發的經營許可才能從事經營,機構裡的醫生護士,也需要有相關的從業資格證。

《中國青年報》報導,北京女孩張妍冰剛做完隆鼻,她之所以接觸醫美,最早源於同事陳萌。陳萌曾經在韓國嘗試過很多醫美項目,玻尿酸、PRP(自體血液美膚)、雙眼皮埋線。在張妍冰看來,陳萌是她們求美者圈子裡的「人肉百科」,許多產品、機構和功效,可以直接問她。

周末約赴韓國打針

陳萌走進醫美的世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外界刺激。2007年她去韓國讀書,在大街上、地鐵上,每走幾步,就能看到醫美廣告。她常看見路人臉上裹著紗布、帶著口罩,甚至有人打完針後直接去上班。

「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不影響正常工作就好。」陳萌還說,辦公室流行「午間美容」,午休時去打個瘦臉針、水光針,因為是無創注射,打完後許多人下午可以直接上班。

▲第三屆京交會上,韓國展區整容行業作展示。(新華社資料照片)
▲第三屆京交會上,韓國展區整容行業作展示。(新華社資料照片)

七八年前,PRP注射已經開始在韓國風靡。陳萌回大陸後就開始找哪裡有合適的醫美機構能繼續打針,當時的價格比韓國要貴幾千元人民幣。後來,她特地跑回韓國打針,發現好多年輕人周末約著去韓國打針,這似乎變成了一種醫美圈裡的潮流。

朱京玉是北京某醫療美容醫院非手術中心技術院長,每天,她都會接待前來諮詢醫美項目的年輕人。她發現求美者的年齡越來越小,這既和現在年輕人見多識廣有關,也和家長對醫美的態度有關。一些年輕求美者的媽媽,在一二十年前就已經是醫美消費市場的簇擁者。

男性對整形的需求不亞於女性,數據顯示,去年「雙十二」期間,男性醫美用戶的表現非常搶眼,在一家醫美平台上,貢獻了醫美銷售總額的26%。

1993年出生的王帥在一家醫美機構從事銷售,身邊的醫生開始給他提建議,他便做個雙眼皮埋線手術。王帥說,「都說整形會上癮,我覺得對男性也一樣。」雙眼皮手術結束後,王帥對醫美的恐懼和擔憂減少,他計畫再打個瘦臉針,把方形臉變小一點。

莫變毀容 調查不可少

許多大陸年輕求美者為了求保障,會在整形前做功課,通常是透過網路平台,平台上的「老師」多數是網路那端互不相識的同齡人,她們在上面分享自己對打瘦臉針、玻尿酸、水光針等微整項目的經驗。

北京女孩陳萌接觸醫美機構時間長,她覺得這幾年醫美市場裡確實混亂,一些做美甲、美妝起家的平台上,也出現了微整的消費項目。「我絕對不會選擇在這種平台上消費。」陳萌覺得年輕人消費醫美千萬不能圖便宜。她見過一些平台推出的吸脂價格,只要500多元人民幣,「在韓國也不可能這麼便宜啊。」

陳萌覺得,消費前做「調查」是求美者的必修課,哪怕是關係再好的朋友介紹,自己也要理性判斷。陳萌說,很多人願意去韓國打針、整容,不僅是因為韓國的價格便宜,還有一個原因是韓國的醫美行業發展早,行業透明度高,消費者可以在網站上查到醫生資訊和網友評價,這幫助消費者提高了辨識度。

接觸的醫美機構多了之後,陳萌也發現,有的醫美機構諮詢師看上去更像一個看相的,「她們會說太陽穴那裡凹陷會影響夫妻宮之類的話」,這種話從諮詢師嘴裡說出來,雖然有點可笑,但聽進去的人也並非沒有。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