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節目和電視劇帶來流量熱潮,不單是賣火晶柿子的果農,賣義烏紅糖麻花的蔣先生也有過類似經歷。2015年前後,因為網路大V的宣傳,義烏紅糖麻花成為網紅小零食,這種原本完全手工製作的傳統食品一下吸引許多大型製糖廠模仿。
衝擊最直接的,第二年蔣先生家麻花的銷量降了一半。2018年底,熱播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又秀了蔣先生的店,紅糖麻花再次翻紅。那段時間每天的銷售量是以往的四五倍。「發不出那麼多貨,只能延遲三四天,客服每天都在道歉。」蔣先生回憶。
去年《延禧攻略》的熱播,使得劇中妃嬪宮女頭上佩戴的絨花受到熱捧,頻上微博熱搜。然而熱度過去一年,南京絨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趙樹憲卻遺憾表示,「因為產能不足,我們其實沒有享受到多少《延禧攻略》帶給我們的紅利。」
受流量熱潮衝擊的還有章丘鐵鍋,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後,章丘鐵鍋瞬間火爆,訂單激增,無奈只能下架。隨著熱度過去,章丘鐵鍋重新上線,銷售量回到穩步增長的常態。今年到目前為止賣了1000多萬人民幣,比《舌尖》播出前略有增長。但劉紫木發現,那些仿製的章丘鐵鍋增長量都是成倍的。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