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命中註定研究水產,陳瑤湖從學生時代開始養殖小龍蝦,可說是台灣最懂小龍蝦的人。1975年,他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讀研究所,當地就是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的原鄉。他研究小龍蝦稻田養殖,博士論文《稻梗怎樣處理對龍蝦生長比較好》在1983年發表於《水產養殖》學術期刊,是兩岸第一位將稻蝦輪作搬上學術期刊的人。
小龍蝦原產美國
陳瑤湖回台後,帶回稻田養蝦的方法,然而台灣養殖戶認為小龍蝦可食用部分少,沒有經濟效益,還不及當時正興起的海蝦養殖。雖然稻田養蝦在台灣未獲重視,但他堅持關注小龍蝦養殖在大陸的發展。
大陸小龍蝦原產地在美國,但並非直接從美國到大陸,而是先經過日本。陳瑤湖曾當面請教東京海洋大學研究甲殼類的80多歲老教授,了解到當時日本為了替實驗牛蛙尋找活餌食物而引進小龍蝦;有一次東京淹大水,小龍蝦逃出,結果在稻田很快繁殖,尤其是九州,第二作稻苗就被小龍蝦毀了,所以日本人把小龍蝦當壞蟲。至於日本人為何在1930年代將小龍蝦帶到大陸,原因還不太清楚。
「怎麼也沒想到大陸稻田蝦發展得那麼快!」陳瑤湖說,在美國,小龍蝦95%以上生產在路易斯安那州,總產量還不到6萬噸。而大陸2018年總產量已達163.87萬噸,而且持續創紀錄,「在小龍蝦養殖技術方面,大陸沒話說是最強的。」
90年代,大陸外銷蝦仁到美國,由於大陸剝蝦人工便宜,蝦仁居然賣得比路易斯安那州的活蝦便宜,許多美國蝦廠因此倒閉,當時路州州政府還檢舉大陸傾銷小龍蝦,一狀告到聯邦法庭。
近親繁殖體型小
陳瑤湖近年常到大陸關注水產發展,與他同名的陳瑤湖即是其一,主要分享稻田養蝦的美國經驗。他觀察到大陸小龍蝦產業有個隱憂,就是種太少、體型小。他認為原因在於1930年代引進的蝦數量極少,因此造成近親繁殖,基因庫太小,使得小龍蝦的爸爸媽媽祖父曾祖父「全都來自同一個村」,導致早熟、體型普遍小。「我在美國唸書時,每周末都跑去實驗處測量小龍蝦,很清楚小龍蝦該有的大小。」
陳瑤湖說,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小龍蝦原產地,白河螯蝦與紅沼澤螯蝦(即克氏原螯蝦)在自然環境中是共生的,比例為20%、80%,兩者長得很像,若非專家很難分辨。但他去大陸多次還沒發現白河螯蝦,表示引進的小龍蝦量少,樣本很小,因此他近年分享經驗時,呼籲再從路易斯安那州引進原種,多擴充小龍蝦基因庫。(記者王曉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