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1・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01・旺報-綜合報導
海洋牧場救生態 漁民荷包賺飽飽

小生蠔不出售 投入海底作魚礁

從傳統海洋捕撈到海水養殖,再到海洋牧場裡耕海牧漁,隨著時代的演進,漁民也發展出獨特一套的牧漁模式,「海洋牧場」近日在大陸興起,日前一艘位於黃海北部的漁船滿載著生蠔從海洋牧場歸來,漁民朱吉敏的手機突然跳出通知,他收到了客商轉來的前日貨款18.12萬元(人民幣,下同)。

59歲的朱吉敏是大連市長海縣廣鹿島的「老漁民」,他經營的海洋牧場包括400畝海面和2900畝海底,朱吉敏的這艘船剛剛從所經營的海洋牧場裡採捕了新鮮生蠔,一船大約1萬斤。

▲大連市海洋牧場建設,漁民在捕撈生蠔。(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連市海洋牧場建設,漁民在捕撈生蠔。(新華社資料照片)

用海更要養海

朱吉敏說,9月當陸地糧田開始秋收時,這個黃海深處小島的漁民也迎來了豐收,從9月20日起開始收穫生蠔,客商就在港口等候新鮮生蠔上岸裝貨,「根本不愁賣」,每天入帳都在20萬元左右,預計總收入約300萬元。
朱吉敏表示,從傳統海洋捕撈到海水養殖,再到海洋牧場裡耕海牧漁,他與海洋打了幾十年交道,見證著海島漁民生產方式和觀念的變化。過去更多是只向海洋索取,至今大家明白用海更要「養海」,才能可持續發展,除了在上層水面養殖大生蠔外,還會養殖一部分小生蠔;小生蠔並不出售,而是投入海底,作為魚礁改善海洋牧場海底環境,並每年都會投入數十萬元改善海底,經營海洋牧場的他,已徹底變成了「新漁民」。

▲黃渤海漁船出海進行捕撈作業。(新華社資料照片)
▲黃渤海漁船出海進行捕撈作業。(新華社資料照片)

海底銀行藏珍寶

朱吉敏說,像牧場放養牛羊一樣耕海牧漁,現在看到的是收穫上層海水養殖的生蠔,其實他還有一座「海底銀行」,海底放養的海參、海膽等海珍品,過些天也將迎來豐收,收益比生蠔更高,預計能達到500萬左右。對他來說,建設海洋牧場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並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
近年來,大連市持續加大海洋牧場建設,目前已累計建設海洋牧場約36萬公頃,累計投入建礁資金約22.45億元,投放各類魚礁約1578萬平方公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也已達14處。

▲廣西欽州的漁民展示收穫的生蠔。(新華社資料照片)
▲廣西欽州的漁民展示收穫的生蠔。(新華社資料照片)

海底荒漠變綠洲

大陸渤海是黃河、遼河、海河三大水系匯聚的半封閉內海,海水交換能力差,海洋生態系統脆弱,多年來由於過度捕撈、陸源汙染等原因,海域出現「海底荒漠」現象。不過近期一項修復渤海海域生態的計畫,在實施10年後取得了成效,消失多年的當地魚類物種,又回到了唐山祥雲島海域。
有著1500多人的唐山市樂亭縣撈魚尖村,幾乎家家從事漁業相關產業,一位80多歲的張姓老漁民表示,1950到1960年代,出一次海能撈3萬斤蝦皮,到1970年代,一網也還能撈到5000多斤蝦,而平魚(銀鯧)、鏡魚(魚方魚)、鰨目魚(比目魚)這三種渤海灣最好的魚,前幾年已近乎絕跡。
為恢復渤海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唐山海洋牧場實業有限公司與大陸海洋大學等多家海洋研究單位以「建設人工藻礁」為方法,營造貝藻礁生態系統,10年來在祥雲島4000畝海域內投放人工礁石77萬立方公尺,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海參、螃蟹、石斑魚等年產值達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實現海洋生態與海洋經濟共贏。
唐山海洋牧場負責人張振海說,唐山海洋牧場建立之初,就以「海洋修復為宗旨」,對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根本修復,從而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完整、和諧、穩定和平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海洋牧場目前大力發展休閒漁業,有17艘漁船加入休閒漁業船隊,每艘船上有六七名工作人員,他們大多是以前的漁民;作為第一批轉為休閒漁業的漁民,52歲的楊興武表示,以前打魚的時候,每天碰到大風浪還有生命危險,現在做休閒漁業,工作安全還有規律,一年能賺超過10萬元,收入多了許多。

(記者/林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