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屆旺旺.時報文學獎暨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19日在廈門啟動,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即日起向全球華人徵稿,最高獎金新台幣15萬元,徵文辦法詳見翻爆官網或大陸郵箱jssyswj@hcpu.com.cn。
《中國時報》社長王丰致詞時感性表示,1989年第一次踏上廈門的土地,於今正好滿30年,前一天上午搭機飛越海峽中線,短短一個小時就抵達廈門,想起中國人60多年來的分隔與紛擾,如今總算可以坐在一起,共同見證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
相關辦法詳見翻爆
大陸改革開放40年,台灣《中國時報》的時報文學獎也正好40年,王丰認為,兩岸共同舉辦以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徵文比賽,恰如其時,希望讓我們的下一代,永遠不要忘記中國人的根,不要忘記我們傳統的文化。當然,也希望金沙書院重建之後,能發揮宣揚閩南文化的功能。
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是兩岸首度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共同徵文比賽,由台灣《中國時報》與廈門市海滄區教育發展公司共同主辦,即日起至12月30日接受報名,文長限3000字以內,首獎獎金新台幣15萬元,是目前獎金最高的散文獎項。
徵文相關辦法詳見中時翻爆官網,從首頁「時報文學獎」項下點入,即可獲得。比賽取首獎1名、二獎2名、參獎3名,獎金分別是新台幣15萬元、5萬元、2萬元;另取佳作5名獎金1萬元。得獎者明年4月前往廈門領獎,交通食宿均由主辦單位負責。
10月19日海滄區樂活節啟動,邀請在地台商及台灣文化界人士一百多人參加,以簡單的歡迎茶會方式進行,林林總總的活動之外,也為耗資2億9千萬人民幣的金沙書院舉行重建奠基儀式。金沙書院由大陸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擔綱設計,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前所長夏鑄九等人獲邀參加。
找回民族尊榮感
海滄台商投資區副主任曹放獲邀擔任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評委會召集人,但不具體負責評審事務。他表示,海滄區可說「因台而設」,開發台灣被《台灣通史》列開台第一人的顏思齊是海滄人,王永慶先生當年要開發「海滄計畫」促成了大陸第一個國家級台商投資開發區。
曹放強調,海滄跟台灣的歷史淵源非常深厚,期望藉由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鼓勵兩岸、全球華人,以文字書寫心目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找回炎黃子孫的民族尊榮感。(記者/洪肇君)
小靈通 金沙書院
金沙書院成立於明朝,至今年正好470年。起源明朝海禁後,葡萄牙人從廣州北上,迷途於漳州九龍江口,遂於當地建立貿易體系,並建造葡萄牙人的金沙公館,後來這棟樓被收回,建立書院,由明朝東林黨人周起元主持。
當年漳州九龍江口的月港,一度是大明朝唯一獲准通商的外貿港,繁華到有小蘇杭之稱。現在的廈門海滄區,當時行政區域就屬漳州管轄,金沙書院舊址在現在海滄區後井村。
2017年,台灣一位教授在西班牙發現明朝時期駐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寄回給國王的「古今形勝之圖」,上面註明嘉靖34年金沙書院重刊,為現今歐洲保存最古老的中國地圖。這幅地圖保存在西班牙國家檔案館,上面還有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的註解。
為了重建金沙書院,海滄區花費不少心力尋找文獻史料,並擷取明末忠臣、漳州才子黃道周的集字「金沙書院」作為未來書院重建完成後的匾額。
唯一獲得建築普利茲克獎的大陸建築師王澍,是大陸建築界名人,赴廈門探勘多次,不久前才確定金沙書院重建的設計稿樣,以閩南式紅磚屋頂為基礎,融入現代建築需求,預計3年內完工。未來金沙書院兩岸徵文頒獎,就會在金沙書院內舉行。(洪肇君)